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从厨艺精进些许开始 > 第114章 等?等到猴年马月去?这菌种可不等人!

第114章 等?等到猴年马月去?这菌种可不等人!(2 / 2)

她指着那块玻璃,声音带着自豪:“咱们的一位工人工程师,就从刷酱缸防霉的土法子里得了灵感,用最普通的石灰水,愣是把这磨砂玻璃,刷成了高透光的特种玻璃!”

她又指了指那几张稿纸:“瞧见没?这就是当时的手稿!这位工程师同志,愣是把刷酱缸的活儿,干成了一门科学!”

人群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不少人往前凑了凑,想看清楚那刷酱缸的方子到底写的啥。

讲解员趁热打铁:“这项技术,和它配套的争气床一起,告诉咱们一个理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洋人卡咱们脖子,咱就用自己的土法子,把这条路给它蹚通了!

这块玻璃啊,它就是咱们中国人自力更生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游客里,有上了年纪的人听得直点头,眼神里都是回忆和感慨。

何雨柱抽空回了轧钢厂小库房一趟,看看那边的进度。

眼瞅着菌种在小库房里一天比一天旺实,纯化的事儿也见了亮儿,

“瞅着是挺活泛,可到底有多少?十万?一百万?说不出了个豆儿是豆儿,麦是麦,这报告写出来,它不硬气啊!”

他跟梁东和马华念叨。

马华挠挠头:“师父,我听说那能数清楚菌崽子的‘血球计数板’,全是外国货,金贵着呢!都在人家大医院、大研究所里当宝贝供着!”

梁东也说:“何工,我打听了,咱京城,满打满算也就协和、北医那么几家有这东西。听说申请用的单位,排的队能从这儿排到前门楼子!”

何雨柱心里咯噔一下。

他等不及,赵科长答应过的,怎么还没消息。他蹬上自行车就去找赵科长。

赵科长一见他,没等他开口,就先摆上了一张苦瓜脸。

“柱子!我的何大工程师!你当我不想给你弄来?”

“你那计数板,我可打听了老些人了!可这东西,它就不是咱们自个儿能造的玩意儿!等吧,啊,有信儿我第一个通知你!”

一句“等吧”,让何雨柱心里那点指望,凉了半截。

往回蹬的路上,他脑子没停。

等?等到猴年马月去?这菌种可不等人!赵科长那儿是没辙了,可路子不能就这么断了。得上点‘硬菜’了。

他没回厂,车把一拐,直奔菜市场。

挑了块肥瘦相间、三层五花的漂亮后臀尖,又寻摸了一把水灵灵的青蒜苗。

他拎着用荷叶包好的肉和菜,掐着快下班的点儿,又晃悠到了轻工业部。

“赵科长!忙着呢?我又回来了,嘿嘿,弄了块好肉。瞧您这段时间为我们那摊子事儿操心,人都清减了。

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借您这儿小厨房用用,给您露一手,算我们项目组一点心意!”

赵科长一愣,看看那肉,也乐了:“你小子!行!我倒要尝尝,你这轧钢厂食堂一把勺的手艺!”

部里那小厨房里何雨柱系上围裙,抄起菜刀,那块五花肉在他手里就跟活了似的。

切肉、焯水、切片,动作行云流水。

热锅凉油,下肉片,“刺啦”一声,香味瞬间就爆开了!

肉片煸出的油脂香,跟长了腿似的,顺着门缝就往外飘。

几个隔壁办公室的干部忍不住探进头来:

“老赵,你们这儿开小灶呢?啥玩意儿这么香!”

赵科长脸上倍儿有光,嘿嘿直乐:“去去去,没你们的份儿!这是我们轧钢厂何大工程师,专门来犒劳我的!”

何雨柱手腕一抖,下蒜苗,快速翻炒,临出锅烹上那么一丁点醋。

一盘油亮亮、香喷喷,肉片打卷儿如灯盏窝的回锅肉就出了锅。

“来来来,赵科长,趁热!”

赵科长也顾不上烫,夹起一片塞嘴里:“嗯!香!真他娘的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这味儿,绝了!”

何雨柱自己也搬了个凳子坐下,陪着吃。

他不急着提正事儿,反而聊起了争气床的最新进展,说菌种怎么怎么纯,活力怎么怎么旺,说得是眉飞色舞。

等到赵科长吃得额头冒汗,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何雨柱才貌似随意地叹了口气:

“哎,就是这最后一步,卡住了。光知道它好,不知道它有多好。就好比夸这肉香,您能说出它香,可我说不出它到底放了多少肉,多少料,火候几分几秒。

这报告写起来,心里头啊,总有点虚,不踏实。”

他眼巴巴地看着赵科长:“赵科长,您见识广,您说,这事儿……就真没一点别的辙了?哪怕是个破了的秤砣,让我见识见识啥样也成啊!”

赵科长打着饱嗝,再回味着嘴里还没散尽的肉香,心里那杆秤,彻底歪了:“得!看在你小子这片心,和这盘硬菜的面子上!我呀,再舍出这张老脸,给你问一个人!”

他抓起电话,一边拨号一边说:“我有个老同学,在医学院管设备。

我帮你问问,看他们那儿,有没有报废淘汰下来的旧计数板!甭管好赖,先让你应应急!”

何雨柱心里乐开了花:“哎哟!那可太谢谢您了赵科长!有就比没有强!哪怕是块破的,那也是宝贝!”

电话接通了,赵科长对着话筒,又是一通“老同学”、“帮帮忙”、“废物利用”的软磨硬泡。

放下电话,赵科长脸上带着点如释重负的表情:

“柱子,还真让你说着了!他们那儿,真有块报废的!说是……中间有道裂痕,计数不准了。你……还要不要去看看?”

何雨柱“噌”就站起来了:“要!必须要!赵科长,您可帮了我大忙了!裂了怕啥?有个样子就成!我谢谢您,谢谢您那位老同学!”

有裂痕?嘿!就跟那豁了口的砂锅一样,熬不了药,还不能炖个白菜?先拿到手再说!这路子,总算让我给蹚开了!

赵科长办事利索,直接约好时间。

何雨柱跟着他,一路到了医学院,见着了设备科的周主任。

周主任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看着挺严肃。

他也没多寒暄,直接从柜子里取出个小木盒,打开来,里面垫着软布,小心翼翼地放着那块血球计数板。

“何雨柱同志,情况老赵大概跟你说了。”

周主任指着计数板中间,

“喏,就这儿,这道裂痕,正好在计数网格上。

精密仪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数据就没法做了,只能报废处理。”

何雨柱凑近了,仔仔细细地看。

那计数板冰冰凉凉,上头刻着密密麻麻的格子,跟棋盘似的。

中间那道细长的裂痕,像头发丝,却正好斜穿过关键区域。

赵科长在一旁打了个圆场:

“老周,柱子他们项目急用,哪怕是坏的,拿回去做个参考,学习学习结构也是好的。”

周主任点点头,但还是补充了一句:

“学习结构没问题。但要做实验得出数据,恐怕……”

他话没说完,何雨柱却直起腰,脸上非但没有失望,反而露出了那种后厨琢磨出新菜时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