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宦官面色和煦,亲自上前,将沉重的圣旨交到赵小满手中,然后示意身后的侍卫。两名侍卫小心翼翼地抬着一块覆盖着大红绸布的匾额,走到学堂正门前。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宦官亲手扯下了红绸。
阳光下,一块紫檀木为底、四周雕刻着精致缠枝莲纹的匾额显露出来。匾额上,是四个鎏金大字——巾帼织星!那字迹遒劲有力,磅礴大气,金光闪闪,仿佛凝聚着九五之尊的无上威严与期许,更蕴含着对这群平凡女子不凡成就的最高肯定!
“挂匾!”宦官高声道。
在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中,这块沉甸甸、光灿灿的御赐牌匾,被郑重地、永久地悬挂在了“女户学堂”大门的上方,与那块朴素的木匾相互映衬,仿佛象征着草根力量与至高荣光的完美结合。
金光闪耀,驱散了往昔所有的阴霾与轻视。
周婆婆仰头看着那匾额,老泪纵横,喃喃道:“值了…这辈子…值了…”
王嫂子紧紧握着赵小满冰凉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张寡妇、孙巧儿、快嘴刘…每一个女户脸上都流淌着喜悦与自豪的泪水。
李青山站在人群中,看着那块匾额,又看向虚弱却仿佛在发光的赵小满,眼神复杂,既有敬佩,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疼惜。
那宦官又勉励了几句,留下丰厚的赏赐,便带着仪仗队伍离去。
然而,人群久久不愿散去。人们围在学堂门前,仰望着那块“巾帼织星”的御匾,议论着,赞叹着,仿佛要将这荣耀的一刻永远刻在心里。
窑洞内,赵小满被重新安置在草铺上。外面的喧嚣仿佛隔着一层纱。她手中紧紧攥着那卷明黄的圣旨,指尖冰凉。
左臂上,那墨黑的印记在极致的荣光降临时,并未如预料般灼痛或悸动,反而陷入了一种死水般的沉寂,颜色幽深得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但这沉寂,却比任何躁动都更让她感到不安。
她知道,“巾帼织星”这四个字,既是无上的桂冠,也是一道更加沉重的枷锁,将她与这片土地、与这群女子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了时代的浪潮之巅。
福兮祸之所伏。在这极致的辉煌之下,那墨黑印记的沉默,仿佛在预示着,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但她无悔。
星光加身,砥砺前行。这条路,既然选择了,便只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