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美好人生从离婚开始 > 第227章 出名后的代价

第227章 出名后的代价(2 / 2)

陈耳之立马就解答了他,“你说的问题,我也了解。

本县一共有三所市级重点中学,山凤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大山中,却每年培养了不少985/211的学生。”

这985/211的学生,还是中考做了截留的。

不然现在这所中学完全就衰败下去了。位置不行,财政也不会倾向于一所镇上的中学。

发展一所镇上的中学,性价比完全不如办好县里的中学,这样能将资源集中起来。

“本县财政有限,正在集中力量办好一两所重点中学。”

言外之意,基本就是要放弃王勇的学校了。

陈汉林高中就是去县里的一中读的,那时他就知道,山凤中学和县里的中学,师资力量有很大差距。

县一中那时候基本标配的就是市里师范大学的师资,有时候一些主课老师还会是部署师范大学的老师。

而他初中就是在山凤中学读的,老师还有刚大专毕业的,最多的就是一些三峡学院这些学校毕业的。

当时他就聪明,很容易就能感觉到,老师水平不行。

讲的内容,还没他自己思考到的清晰。

如果天才没有优秀的老师引导,也不容易找到自己的路。

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彼此是相互成就的。

“本县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发展。

发展,发展,现在靠什么发展,前面几任县长也都探索过,比如八十年代,养过一段时间的桑蚕,后面又砍掉了桑树改种地,到最近一次,带着大家种橘树,都没带大家走上一条致富道路。

这里我要承认,前几次的探索都是浅尝辄止,没有考虑开办工厂,售卖自己的土产品。”

“现在电商时代,很多地方都借着机会,推广自己的农产品,或者手工制品,甚至是开工厂。”

说到开厂这事儿,现场立马就有人问了。

“县长,您知道以前来的那个派白森果汁厂是怎么回事儿吗?

人家不是来投资了好几千万吗?厂房都建好了,在隔壁镇上。

而且我们种的这些柑橘,到时候都会拉到那边去榨汁。

后来怎么莫名其妙就没了?”

“是啊,那家厂好可惜,听说投资几千万,又说是县里有人搞它,想抢人家的厂,人家这才跑了。

那家厂现在直接空了。”

陈耳之听到这些询问,脸色终于是有些不对劲儿了。

这属于民间的黑历史,前任干出来的。

那时候当县长,有几个不黑的。

又流行拉投资,把投资商拉进来杀。

尤其是外地投资商,拉进来以后,眼看投产要挣钱了,不想外人来把钱挣走了。

于是就想了些歪招,那段时间在全国都很普遍,又不是他们县一家。

只是你们当着陈汉林的面直接说这事儿,有些不太好吧。

陈耳之肯定不能承认啊。

“那都是十年前的县长拉的投资了,我那时候还是个副科级小干部,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十年过去,具体为什么,早就不知道了。

可能是派白森自己经营不善,做得产品不好,也能是前任县长的问题。”

“派白森据说是德国技术,怎么可能不好。”

“还听说派白森的老板是个白人,在隔壁镇上,住宿的时候,老板把自己女儿送到白人床上,还是个黄花大闺女,

结果过了一晚上,老板女儿就失血过多死了。

那个白人连夜跑路。”

陈汉林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老家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儿呢。

“陈总,不知道你对家乡建设,有没有什么想法。依你现在的地位和格局,肯定比我这个县长更会搞经济。

县里愿意配合你,把家乡经济搞起来。”

陈耳之话说的很明白了,就是愿意在搞经济这事儿上,听陈汉林的。

县领导都配合他。

跟着陈耳之来的,不光是他的秘书,还有副县长,以县长为主。

大家又把希望的目光投向陈汉林。

现在大家虽然比以前生活好很多,但对比起别的地方,依旧有很大差距。

打工要去沿海。

“陈总,你能不能帮帮家里啊。我们要求其实不高的,要是老家能有三五千一个月的工资,谁还愿意去沿海打工啊。

离家远不说,也不是自己家,还要被人家本地人排挤。”

“是啊,是啊。陈总,您就帮帮父老乡亲们吧。”

陈丽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求他父亲。

地位之高,连县长都要努力讨好她父亲。

心里不免有些自豪。

王勇还在她旁边说,“陈丽,你爸真的好厉害,我们县现在的希望都在你爸身上了。”

要是县里好起来了,他的母校也能得到一些发展机会吧。

再这样下去,迟早要沦落为一所普通中学。

……

陈汉林也没什么好说的啊,“大家夸张了,我对家长的发展,暂时也没什么办法。”

“陈总是天星集团的老总,员工几千上万人。

可以采购一下我们这里的大米呀,还有一些农产品这些。

小的支持也是支持嘛。”

陈汉林让陈老大给他盛了一碗米饭来。

让他爸亲自给他盛饭,陈汉林也是出息了。

“爸,这米是我们本地自己做的吗?”

“当然是,大家基本种的就是这种米。”

陈汉林尝了一口这个米饭。,

大家都看着他吃饭。

尝了一口,感觉口感很一般。

他们厂供应的大米,都是香米一级的。

在吃的这一块儿,真省不了几个钱。

一年下来,也就多那么一两百万,所以天星集团的餐标很高的。

跟大公司对齐。

集采的价格比零买还要更便宜,市面上三四块一斤的香米,集采也就两块多一斤。

“怎么样?”

“我们公司的米都是香米,而我们这种的,也就是普通的稻谷吧?滋味比较一般。”

陈汉林这话,算是给否了。

“我们可以换品种啊!”

陈耳之立马表态说。

换品种很简单的,只要给个不错的价格收购。

“我们也可以种香米,一年一收,一个县的产量,绝对能满足上万人的消耗。”

这下陈汉林倒不好拒绝了,“回头我让公司的人讨论一下吧。”

有陈汉林这句话,陈耳之心里那块石头算是落下一半。

后面再努力满足人家的要求。

涉及到吃上,肯定有严格的标准,一旦有任何问题,都不是小事。

这方面工作他肯定要亲自把关。

有了这次支持,后续,肯定还会有。

他也没想来一次就把所有好处要到。

那样只会让陈汉林觉得,老家的人太贪婪了。

要是引起陈汉林的不满,那就得不偿失了。

谈完这个事儿,陈耳之也不再多谈其他的了。

就跟陈汉林身边的人多聊聊,顺便听一下县里

陈县长离开的时候,脸上是相当的愉快。

他觉得是跟陈汉林关系维持的不错。

要是有对方的支持,巴县很难发展不起来啊。

……

陈县长走后,又有一拨人找了过来。

县里的陈氏宗老亲自来找他了。

陈汉林都没听说过,在县里这种地方,还有宗族的存在。

西南这个地方,宗族观念很单薄,当然依然有一点。

陈氏宗老是个八十多岁,拄着拐杖的老头。

要给他写进族谱,甚至还要单列一页族谱。

当然嘛,想请他捐款。

陈汉林真没绷住,第一次尝试到,人出名了以后。

什么人都来了。

以前没听说过的巴县陈氏,也能有人来。

来拉关系,想跟他借钱,想找他投资的,那也不少啊。

总会有那么些人,想趁机捞些好处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