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点头,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道:“这法子是好,百姓有了实惠,自然愿意多生孩子。还有呢?”
高阳秋接着说:“其次,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老五不是最近正在教太医院的太医现代医术吗?其实叔您完全可以把老五叫过来,跟他商量一下,到时候让他在各地设立医馆,培养更多的赤脚郎中,让百姓们生病能及时得到医治,降低婴儿和产妇的死亡率。
当然了,叔,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医护人员的培养问题,这我必须跟您强调一下。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培养赤脚郎中,完全可以把其纳入官僚体系中,只给一个最基础的身份地位,就类似于与村里的里正同等地位就可以了。
您也知道,士农工商这个阶级划分已经盘旋在百姓心中许多年,一些传统观念不是一下可以改的过来的。
因此,很多有条件的人,宁愿自家孩子读书,也不会让他们去学医行医。至于没有条件的普通百姓,那就更别说了。
而老五这边我觉得可以主张成立一个皇家医学院,独立于太医院之外,这个皇家医学院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为大明培养足够的医疗人才。
当然了,这里的医疗人才也不是要求对于医术有多么精通,而是一定要懂得必要的一些医术和日常生活中的急救小窍门。
毕竟,大明现在还是农村人口居多,不少农村人生病后还得费劲去城里的医馆,遇到良心点的还算好,遇到些良心差的,可能看一场病,就把几月乃至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久而久之,不少农村人的思想就是患病后能挺过来就挺,不少挺不过来的话,直接就自暴自弃不医治了,这也是古代王朝人口会下降的原因!”
听到高阳秋说差不多了,朱标在一旁也补充道:“父皇,刚才儿子就是跟秋哥讨论这件事情,儿子觉得建立大明皇家医学院刻不容缓。
而且刚才秋哥也跟儿子说了,这个皇家医学院可以直接由宫内负责承办,不需要其他部门插手,到时候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相当于是半个天子门生的性质。
这样一来,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能提高,朝廷只需要按照正常的合理俸禄给他们,想必他们也会对您感恩戴德。
再者,久而久之,只要这批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能够在我大明的农村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到那时候,百姓只会知道,皇帝对于他们的生活还是十分关注且重视的,这对于我大明的统治百利而无一害!”
朱元璋听到朱标说这一项政策对大明的统治有利,脸上当即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嗯,你们说得都在理。这医疗方面跟上,对于人口会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更何况,这对于咱大明的根基也是一件好事情。那就这么定了,标儿,你之后去寻老五,跟他好好谈谈这件事情,有什么困难,到时候你们来找咱!”
就在朱元璋话音刚落,一名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跪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差人送醒酒汤来了。”
朱元璋笑着说:“快呈上来。”
很快,几个小太监便从门外走进来,将醒酒汤端到朱元璋他们面前。
朱元璋接过碗,轻轻抿了一口,顿感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头脑也更加清醒了。
喝完醒酒汤,朱元璋站起身来,在殿内来回踱步,说道:“这人口扩增计划,阳秋你到时候给咱拿过来一套你总结的方案,今日咱乏了,之后再探讨此事。不过标儿,皇家医学院的事情,你明日开始抓紧去办,一定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好,咱要让咱大明的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兴旺。”
高阳秋和朱标齐声答道:“父皇(叔)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今日就先到这里吧。你们也早些回去歇息,明日还得继续为咱大明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