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买到红砖技术(2 / 2)

不过老朱丝毫不恼,反而咧嘴笑了,并且在心里想着:好家伙,这砖硬实!比咱宫里的金砖还沉!

不大的厂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逛完了,接着李海洋把二人请进办公室,泡上热茶。

趁他转身拿资料的空档,朱元璋凑到高阳秋耳边,压低声音问:“秋啊,你觉得这东西靠谱不?咱看着倒是挺像样子,就是……这技术卖得这么痛快,别是糊弄人的吧?”

对于商人,朱元璋本心觉得都是些狗日的,因此他才会感觉有些不妥当。

高阳秋心里也没底,毕竟他也不懂什么烧砖。

但高阳秋面上不动声色,掏出手机点开豆包,一本正经地说:

“叔您放心,我这就查查参数,他肯定糊弄不了咱们!”

不一会,李海洋把技术转让合同推到朱元璋面前,脸上依旧挂着笑:“朱先生,您看,配方、图纸、窑炉建造指导,一口价二十万。咱都是实在人,这技术您拿回去,保证一个月就能投产。”

朱元璋拿起合同,手指在二十万那串数字上敲了敲。

他在心中算着账,二十万,相当于是四百多两银子,倒是很划算。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抬眼看向高阳秋,眼神里带着询问。

高阳秋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先是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这才看向李海洋开口道:

“李老板,价格倒是好说,但我们有个条件。”

“高总您说!”

“这些资料我们先拿回去研究,如果研究通了便就这样,如果研究不通,我们老板要派两个师傅来贵厂,到时候还得请你这边指导一下。”

听到高阳秋这个要求,李海洋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高先生这是怕技术不到位?放心,我这技术都是成熟的……”

“不是不放心,”高阳秋打断他,“是我们那边缺懂行的人,毕竟你也知道,大师傅难得嘛。”

朱元璋赞许地看了高阳秋一眼,接过话头:“正是。钱不是问题,但技术得学透。如果我那边没研究通,我会另派人过来。”

李海洋见对方不谈价格只说技术,他当即拍板:“行!如果贵方有任何为题,随时派人来学,我这边包吃包住,还会派两个最好的老师傅教学!”

签完合同,天色已近黄昏。李海洋留二人吃饭,朱元璋却摆摆手:“不了,事不宜迟,我们连夜回去准备。”

回程的车上,朱元璋抱着那本厚厚的技术手册,像抱着稀世珍宝,嘴里反复念叨:“黏土、煤矸石、页岩……这些原料咱大明遍地都是!有了红砖,北方百姓就能烧暖炕,冬天再也不用挨冻了!”

高阳秋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提醒:“叔,光有红砖还不够,还得改良窑炉。现代用的是隧道窑,咱大明没电力,只能先用刚才李海洋说的那个土法龙窑改造,效率可能慢些。”

朱元璋大手一挥:“慢怕啥?只要能成!回头咱就让工部召集全国最好的窑匠,照着图纸改!对了,还得在应天先建个试点砖窑,让标儿他们也学学,将来好往北方推广!”

车子驶入南京市区,路灯次第亮起。朱元璋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夜景,突然叹了口气:

“秋啊,你说这后世的人,咋就这么聪明呢?烧砖、造车、送电……咱大明要是能把这些都学会,何愁不兴?”

高阳秋笑道:“叔,他们也是一代代积累的。咱们现在学,将来咱大明的子孙,只会比他们更聪明。”

朱元璋没再说话,只是紧紧攥着怀里的技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