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木偶剧场 > 第2章 琴坊生情

第2章 琴坊生情(1 / 2)

接下来的每个周末,沈砚之都提着定胜糕准时出现在“林记琴坊”。

有时是清晨,有时是午后,林阿鸢总在修琴,要么蹲在地上刨琴材,要么坐在窗前粘琴弦,阳光落在她身上,把青布衫染成暖黄色。

第一次一起挑琴材,是在杭州的木材市场。

市场在拱宸桥的东头,挤满了拉板车的、卖木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林阿鸢带着沈砚之走到最里面的摊位,摊主是个满脸胡茬的汉子,见她来就笑着递烟:“林丫头,又来挑老桐木?”

“王哥,有没有五十年以上的料?”林阿鸢接过烟,却没点燃,夹在耳朵上。

王哥指了指堆在角落的一块桐木:“就这根了,去年从苏州老宅拆下来的,你听听声音。”

林阿鸢蹲下身,用手指敲了敲木材,发出“叮叮”的清响,像泉水滴在石头上:“这料好,能做琴轴。”

她又敲了敲旁边的木材,声音闷得像敲在棉花上,“这个不行,才三十年,声音太脆,装在伽罗琴上会断。”

沈砚之学着她的样子敲了敲,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怎么区分年份?”

“看木纹。”林阿鸢指着木材上的纹路,“五十年的老桐木,木纹是斜着的,像水流;三十年的是直纹,没那么润。”

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刀片,在木材上刮了点木屑,放在鼻尖闻了闻,“还得闻味道,老桐木带点香,新木是涩的。”

沈砚之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在上海,所有人都跟他谈生意、谈联姻,只有林阿鸢,跟他谈琴材、谈古琴,不谈钱,不谈利益。

买完琴材,两人沿着拱宸桥往回走。

桥下的河水泛着绿波,几个洗衣妇坐在石阶上,搓衣板“啪嗒啪嗒”响。

路过一个银饰摊时,沈砚之停住脚步——摊上摆着支缠枝纹银簪,末端坠着颗小珍珠,在阳光下闪着光。

“老板,这簪子多少钱?”他掏出钱包。

摊主是个中年妇人,笑着说:“先生好眼光,这是老银做的,要两块大洋。”

沈砚之付了钱,把簪子递给林阿鸢:“上次看你修琴时,头发总掉下来,用这个簪住方便。”

林阿鸢接过簪子,指尖在珍珠上摸了摸,脸一下子红了,飞快地把簪子插进头发里:“谢谢,我……我下次还你钱。”

“不用还。”沈砚之笑了,“就当是请你帮忙修琴的谢礼。”回到琴坊,林阿鸢开始加工琴轴。

她把老桐木固定在工作台上,用小刨子一点点刨出形状,木屑落在她的衣襟上,她也没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