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苏州府的“济世堂”药铺前格外热闹。
妙妙依旧扮作苏砚的模样,拄着拐杖站在人群外,看着义诊台前那个熟悉的身影——林文彦正低头为一位老妇人诊脉,神情专注。他穿着朴素的布衫,袖口挽起,露出清瘦的手腕,面前的药臼里还堆着未碾好的药材。
“林公子真是好人啊,竟然义诊,还给我们这些穷人家送药。”“可不是嘛,前阵子张阿婆得了肺痨,都是林公子免费给治的。”围观的百姓窃窃私语,妙妙听得愈发疑惑,这与爹娘口中“不务正业”的描述简直判若两人。
正看着,林文彦忽然抬头,目光与她撞个正着。
他微微一怔,随即起身走过来:“苏兄?你的脚踝好些了吗?”
妙妙连忙点头:“好多了,多谢林兄挂念。没想到林兄竟还懂医术。”
“家学渊源,略通皮毛。”林文彦笑着邀请,“若不嫌弃,里面喝杯茶?”
药铺后院的小亭里,茶香袅袅。林文彦亲手倒了杯茶,递到妙妙面前:“苏兄看着不像本地人,来苏州是为了经商?”
“只是游玩散心。”妙妙抿了口茶,状似无意地问道,“听闻林兄是林家独子,家中药材生意做得极大,怎么还亲自义诊?像你这种豪门公子,不应该趁大好年华去乐呵乐呵嘛?”
林文彦闻言苦笑:“生意是爹娘在打理,我性子闲散,反倒更喜欢医术……”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传闻了?那些话大概是有些同行故意抹黑,或是我那些表兄弟惹了事,算在了我头上。”
妙妙听闻,暗自窃喜。
接下来的日子,妙妙常常找借口与林文彦相见。
有时是在书坊偶遇,看他与老秀才讨论医书;有时是在城郊的粥棚,见他亲自给孤儿们分粥;有一次甚至跟着他去了偏远的山村,看着他冒雨为患病的孩童诊治,浑身泥泞却毫无怨言。墨砚跟在后面,忍不住道:“小姐,林公子真是个好人,比那些纨绔子弟强多了。”妙妙嘴上不说,心里却早已泛起涟漪。
这个温润如玉、心怀仁善的男子,渐渐占据了她的心。
这日,两人在河边散步,秋风卷起落叶,飘落在水面上。
林文彦忽然叹了口气:“苏兄,不瞒你说,我快要成亲了。”
妙妙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攥紧了袖中的青玉镯:“哦?不知是哪家姑娘?”
“是苏家的小姐,”林文彦语气带着几分苦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妙妙的心砰砰直跳,屏住呼吸听他往下说。
“其实我倒宁愿娶一个投契的人,哪怕出身平凡些。”林文彦转头看她,眼中带着笑意,“说起来,若是苏兄有个孪生妹妹,性情和你一样爽朗,我倒愿意求娶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