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一阵轻微但持续的警报声,在迦勒底的内部通讯频道中响起。这并非最高级别的紧急事态警报,而是一种频率较低、代表“异常信号监测”的提示音。
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抬起头。
“立香君,打扰一下。”达芬奇亲的声音带着一丝研究者特有的兴奋,“示巴刚刚监测到一个非常微弱的空间扭曲信号,坐标点在近地轨道,一个废弃的通讯卫星残骸附近。能量级别很低,规模极小,初步判断是一个‘微小特异点’(icroSgurity)。”
“微小特异点?”我稍微提起了点精神。这种级别的异常,通常是指那些规模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甚至可能自行消散的空间扭曲,有时候只是历史长河中一点无足轻重的涟漪,或者某个强大存在路过时不小心留下的“脚印”。
“是的。”达芬奇亲调出一些数据流,“根据能量特征和规模模型推算,这个特异点大概率会在24到48小时内自行坍缩消失,对现实世界几乎不会构成影响。就像……水面上一个小气泡,噗的一下就没了。”
她顿了顿,用询问的语气问道:“要派遣侦察单元或者让擅长空间魔术的从者(比如美狄亚小姐)去确认一下情况吗?虽然没什么危险,但收集一下数据也是好的。”
我盯着全息影像上那个代表微小特异点的、不断闪烁的小红点,陷入了短暂的思考。
去调查吗?
按照以往的习惯,迦勒底对于任何异常都不会掉以轻心,哪怕再微小的信号,也会派人去确认,以防万一。这是罗曼医生(所罗门)就留下的严谨作风。
但是……
我回想起之前经历的种种:第七特异点的惨烈、时间神殿的决战、异闻带的艰难抉择、还有不久前与梦神在意识层面的凶险搏杀……每一次,都是关乎人理存亡的巨大危机。我们总是在奔跑,总是在战斗,总是在应对一个接一个的“必要事件”。
或许……并不是每一个微小的涟漪,都需要我们去亲手抚平?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自己都愣了一下。这似乎有点……不像我平时的作风?
“达芬奇亲,”我沉吟了片刻,开口问道,“这个微小特异点,除了自行消失外,有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扩张、或者与其他异常(比如‘公司’)有关联?”
达芬奇亲快速检索了一下数据,摇了摇头:“目前没有。信号非常‘干净’,就是单纯的空间扭曲余波,像是某个高维存在打了个嗝(比喻可能不太文雅)。与‘公司’的能量特征吻合度低于0.1%。”
“这样啊……”我摸了摸下巴,做出了决定,“那……这次就算了吧。”
“诶?”达芬奇亲的影像闪烁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立香君,你的意思是……不理会它?”
“嗯。”我点了点头,语气平静但肯定,“既然它自己会消失,又没什么危害,我们没必要把宝贵的精力和资源浪费在盯着一个‘水泡’上。迦勒底的人力物力不是无限的,我们应该聚焦于更重要的威胁。”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模拟出的地球景象,继续说道:
“而且,我觉得……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太‘紧张’了?总是处于一种‘随时备战’的状态,对所有风吹草动都反应过度。这样下去,大家的精神弦会绷得太紧的。偶尔……也要学会‘放手’,相信一些事情会自行解决。”
说出这番话时,我感觉到一种奇特的轻松感。这并非懈怠,而是一种更有选择性的、更具战略眼光的判断。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不会把兵力浪费在每一个无关紧要的哨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