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机之主试探性的“逻辑楔子”被归墟之力无声消融,星海迎来了短暂的平静。然而,无论是林越还是星海顶层的有识之士都清楚,这平静之下酝酿的,将是更猛烈的风暴。彼岸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而星海内部,虽因道韵潮汐焕发新生,但整体实力与应对跨宇宙危机的要求相比,仍显不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归墟之畔,林越放下手中一枚记载着某个新兴文明在混沌道韵启发下取得突破的玉简,对云芷道,“星海众生潜力无穷,然需更系统之引导,方能将这股蓬勃之力,转化为守护家园的基石。”
他所谓的“传法”,并非开坛讲道,广收门徒。到了他这般境界,一言一行皆含道韵,一举一动皆可传法。他选择的方式,更加宏大,也更加潜移默化。
第一法,曰“万象星枢”。
林越引动归墟本源,结合自身对星海法则网络的深刻理解,于归墟外围虚空,凭空构筑了一座无形的、笼罩已知星海的法则交互网络。此网络并非实体,也非神念传讯,而是直接连接宇宙底层法则的“信息高速公路”。
任何修士,只要道心与混沌理念相合,皆可凭自身道则感应,将心神接入此网络。在网络中,他们能直观地“看到”宇宙法则的流转与交织,能观摩“源初青莲”等道韵之华散发的本源道痕,能与其他接入者进行超越语言和神识的、纯粹的“道念交流”,甚至能借助网络之力,更高效地推演功法、解析神通。
一时间,星海各处,无数卡在瓶颈的修士欣喜若狂。一位困于剑道桎梏的剑修,在网络中观摩了某道源自青莲的“生命剑意”道痕后,豁然开朗,创出枯木逢春之剑;几位分处不同星域的丹道宗师,通过网络进行了一场持续数月的“丹道论法”,彼此启发,最终共同推演出了一炉能滋养道基的“混沌百草丹”丹方。
“万象星枢”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星海修行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使得混沌理念以惊人的速度深入人心,并催生出了无数前所未有的道法与应用。
第二法,曰“归墟镜影”。
林越截取归墟沉淀万古的时光碎片与法则烙印,以其无上神通,于星海几处关键节点,塑造了数面巨大的虚空之镜。镜中并非倒影,而是真实不虚的、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星域的历史场景重现与法则演化推演。
有镜影重现上古神魔大战的惨烈,让后世修士明了力量失控之害;有镜影推演某个文明因固步自封而逐渐衰亡的过程,警示后来者开放包容之重;更有镜影直接模拟万机之主“逻辑楔子”入侵的场景,并提供多种基于混沌理念的应对方案,供星海修士研习、演练。
这些“归墟镜影”成为了最好的教科书与练兵场。各大宗门纷纷组织弟子前来观摩、历练,在镜影中与上古魔神的虚影搏杀,在推演中学习应对异宇宙威胁的方法。星海修士的整体实战能力与危机意识,在镜影的磨砺下飞速提升。
第三法,亦是林越最为重视的一法,曰“心灯长明”。
此法并非神通,而是一种理念的引导与加持。林越将自身对“守护”与“希望”的理解,融入混沌道韵之中,化作无数微小的心灯道种,洒向星海每一个角落,尤其是那些平凡的、弱小的生命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