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像个没事人一样回到了学校。
期中考试的军令状还悬在他的头顶。虽然有系统的帮助,但他也不想表现得太过惊世骇俗。必要的伪装还是需要的。
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留下了一道极其复杂的附加题,说是某个大学自主招生的压轴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全班发出一片哀嚎。那道题光是题目就占了半个黑板,各种函数、几何、数列交织在一起,看得人头皮发麻。
丘山只是扫了一眼,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了好几种解法。
但他没有动笔。
他的目光,落在了他的同桌身上。
他的同桌叫陈宇,一个很安静的男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永远在埋头看书或者做题,是班上最没有存在感的那一类人。
此刻,几乎所有同学都在对着那道题抓耳挠腮,或者干脆放弃,开始聊天。
只有陈宇,和平时有点不一样。
他没有在草稿纸上疯狂计算。
他拿出了一本新的笔记本,在上面画着表格和流程图。
他把题目里的每一个变量都单独拎出来,标注上它们的取值范围和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然后,他开始用不同的颜色,画出这些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几种走向,以及这些走向最终会导向什么样的结果。
他不是在解题。
他是在建模。
他在分析这道题的底层逻辑和结构。
丘山的眼睛亮了。
这……简直是个天生的战队分析师!
游戏比赛,尤其是这种FpS游戏,瞬息万变。一场比赛下来,会产生海量的数据。经济系统、技能交换、枪位选择、转点时机……这些东西,在普通玩家眼里是感觉,但在顶级教练和分析师眼里,就是一组组冰冷的数据模型。
一个好的分析师,能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对手的习惯、弱点,甚至能预测他们下一步的动向。
前世,他所在的“天恒”战队,就有一个世界顶级的分析师团队。
而眼前这个陈宇,他展现出的这种“将复杂问题模型化”的思维天赋,丝毫不比那些年薪千万的顶级分析师差。
他就是“零点”战队最后,也是最不可或ou缺的一块拼图。
“叮铃铃——”
下课铃响了。
陈宇似乎也完成了他的“建模”,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解开谜题后的满足感。
就在他准备合上笔记本的时候,一只手按住了他的本子。
“同学。”
陈宇抬起头,看到了他那个传说中“浪子回头”的同桌,丘山。
“有事吗?”陈宇扶了扶眼镜,有些疑惑。他和这个同桌,说过的话加起来不超过十句。
丘山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那本画满图表的笔记本上,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你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很有趣。”
丘山开口了。
“有没有想过,把它用在更复杂,更混乱,也……更有趣的地方?”
“比如,一场五对五的战争游戏?”
陈宇的瞳孔在镜片后微微收缩。
战争游戏?
这个词汇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纯粹由逻辑和符号构成的世界里,激起一阵陌生的涟漪。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解析丘山这句话的意图。这是一个玩笑吗?还是某种新型的、他无法理解的搭讪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