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胃都被食物的暖意填满,饱得不能再饱了。
萧翊在院子里找到方元,方元正好吃完两个芋头,正在喝清甜可口的灰薯粟米粥。
见到萧翊寻过来,他含糊不清的道:“这、都是好东西啊!”
他咽下一口灰薯粟米粥,朝崔穗穗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低声和萧翊说道:“这次,她可是立大功了!”
“这芋头和灰薯,不仅能填饱肚子,饱腹感还强……那块上百亩的灰薯地,最少能挖七万斤灰薯……”
“有了这些食物,再加上钱嘉裕允诺给的五千石粮食,能暂时解了西南缺粮的困境,帮了殿下的大忙啊!”
方元说着,又喝了一口粥,眼眶都有些湿润,斜眼扫了萧一眼:“你知道她找到的七万斤食物,能让荣县附近十几个村子的人,一个月不饿肚子吗?”
萧翊点了点头:“我知道,但这七万斤食物,你都打算留给荣县?”
方元其实是有这样的私心,毕竟他是荣县的县丞。
但他更是太子殿下的人,要为他此行赈灾分忧解难。
于是,方元道:“荣县留下两千斤芋头和一万斤灰薯,其他的全部送去殿下那里,让他分配。”
萧翊一张迤逦的脸上满是肃穆,他点了下头:“我也这样想。”
“你去找崔国公,让他安排人手过来拉灰薯,我继续跟着崔穗穗进山,看看她能不能找到新的吃食。”
方元看了崔穗穗一眼,爽快应下:“行。”
萧翊又朝正在吃早饭的钱嘉裕主仆三人看了一眼,嘱咐方元:“你亲自送百味楼的少东家回家,去见一见他爹,想办法筹更多的粮食。”
“放心,这事我懂怎么做。”方元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保证道。
然后萧翊又问方元:“青龙村的人,你怎么安排?真让他们一直住在石头岭村口?”
方元将头靠近萧翊,压低声音道:“我是这样打算的,你看……”
按方元的意思,他们四十个人进山挖灰薯林,一天最多挖八亩地,上百亩得挖十几天。
崔穗穗后续进山,万一又发现了新的吃食呢?
不得每天都有人进山将食物带出来?
但衙门的人都有公务在身,不能在石头岭呆太长时间。
还不如从青龙村里挑选一些青壮年进山挖灰薯,为他们全村人挣口粮。
“为什么选青龙村的人?他们挨饿受冻,身体不如石头岭的村民好。”萧翊不解。
方元则有些得意的道:“自然是因为青龙村的人更好控制。”
他睨了萧一眼,挑眉道:“你只懂行兵打仗,却不懂人心。”
“石头岭的村民因为崔穗穗的缘故,在旱灾中提前囤好了粮食,不仅没有挨饿,还挣了不少银子,入冬了也没有受冻。”
“他们的日子在灾年里,算得上十分好过。再让他们进山寻找食物,找到的食物只分他们少许,大部分都要运去其他地方,你觉得他们心底会不会有怨言?”
他分析得这么详细,萧翊不蠢,自然一下子就明白了。
正因为青龙村的人过得更差,才会更珍惜能获得食物的机会,即便只分给他们少量的粮食,他们也不会心生怨恨。
方元不愧是已经为官的人,他的这份洞察力和圆滑,是萧翊目前没有的。
毕竟,他虽跟着亲爹上过战场,杀过敌,对阵却都是侵略国土的敌人,而非本国土地上的官员或者百姓。
他还没有入官场,经过官场的打磨和雕琢,没有方元的洞察力和圆滑世故,也正常。
两人正在低低地交谈,石头岭的村长沈守义一脸焦急的找了过来。
“大人,不好了!青龙村的人又在石头岭村口闹事,想要撞开咱们村的大门闯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