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123章 仲昆莱拖签合同

第123章 仲昆莱拖签合同(1 / 2)

5.22仲昆莱拖签合同

清晨的阳光刚漫进招待所的玻璃窗,小张便快步走了进来,一眼就看到等候的仲昆。他径直上前,将两张票递了过去:一张是软席火车票,另一张是三等舱船票。

“车票和船票都是厂子出钱买的,”小张一边看着仲昆接过票,一边解释,“火车是短途客车,没卧铺,只有软席,下午4点多就能到大连;船票是晚上9点的,到烟台得第二天早晨6点多,出码头差不多就7点了。”

交代完行程,小张没多耽搁,先帮仲昆办好了退房手续,随后便拉着仲昆往第二机床厂赶。路上,他简单聊起了这家厂的背景:

“这厂是日本人当年建的,日本投降后改叫东北机器五厂,解放后才定名为沈阳机床二厂。规模跟一厂差不多,主要生产车床、钻床和镗床,地址在大东区珠林路25号,离一厂还挺远。”

一路畅行,一个多小时后两人就到了机床二厂。小张显然常来,熟门熟路地直接把仲昆领进了微型车床展示厅,又很快找到了销售主任。

“您是要车什么工件?”销售主任开门见山问道。仲昆立刻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齿轮样品递过去,主任接过一看,笑着说:“这简单,买c255型就行,原价6500元一台,看在王处长的面子上,省500元,6000元一台。”

说着,他便引着两人走到一台车床前,抬手一指:“就是它。”仲昆凑近打量,虽说叫微型车床,实际大小却有普通车床的一半,比预想中扎实不少。他没多犹豫,当即对主任说:“行,买2台。”

随后,销售主任把他俩带到展厅角落的办公室,拿出一份协议书递给仲昆。仲昆仔细翻看了一遍,确认条款没问题,便当场签字盖章;主任也随即签字盖章,撕下两份协议交给仲昆——购买车床的任务,就这样顺利完成了。

仲昆一刻没停,立刻用办公室的传真电话把合同传回了厂里,还特意嘱咐毕厂长,让卞会计尽快把货款电汇过来。挂了电话,小张也拨通了王处长的电话,汇报了车床已办好的消息。电话那头,王处长让小张转告仲昆,他们厂的货款已经到账,明天就安排发货。

心头的事落了地,一身轻松的仲昆跟销售主任打了声招呼,便跟着小张上了车,往火车站赶去。

小张的车稳稳停在火车站前,仲昆的手紧紧握着他的手,掌心的温度混着感激的力道,连声道谢的话重复了好几遍,才恋恋不舍地松开。看着仲昆的身影走进候车大厅,小张才调转车头,朝着九处的方向驶去。

候车大厅的商店里,仲昆挑了桶方便面,又拿了一小盒午餐肉罐头——这是他为上车后准备的午餐。墙上的时钟指向11点半,他拿着12点沈阳到大连的直快车票,顺利通过检票口。软席车厢里很清净,旅客不到一半,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把挎包放在旁边的空位上,长长舒了口气。

火车准时开动,仲昆提着方便面走向开水间。滚烫的热水注满桶身,热气模糊了镜片,他耐心等了三分钟,撕开盖子拌匀调料,又打开午餐肉罐头,用叉子挑起几片铺在面上。车厢里只有车轮碾过铁轨的轻响,他慢悠悠地吃着,竟尝出了几分难得的惬意。

午餐过后,仲昆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静养。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暖意融融,等他再次睁开眼时,便从挎包里掏出那本翻得有些旧的《红与黑》。手指摸着书页,目光落在于连的故事里,仿佛他与书中人之间,有着一段割不断的情结。时间在文字与铁轨声中悄然流逝,直到下午4点多,火车缓缓驶入大连车站。

出了火车站,仲昆打听得知,到客运码头不过3公里,乘13路公交4站就能到。他看了眼船票,晚9点开船,8点才开始检票,还有3个多小时要等。正巧附近有家电影院,海报上写着正在上映《牧马人》,他便买了张票,走进放映厅消磨时光。电影散场时已近8点,他在附近的小饭店要了一碗兰州拉面,匆匆吃完,便赶往码头。

此时轮船已开始检票,仲昆跟着人群排队上船。这是他第一次坐船,3等铺位的房间在甲板以上,他很快找到自己的铺位,把旅行包放好后,好奇地跟着其他旅客来到甲板。虽是初冬,海风带着凉意,但甲板上仍有不少人——有人望着远处的大海和大连夜景出神,有人买了鸽子食,喂着那些跟着轮船飞的海鸥。听旁人说,这些海鸥能跟着轮船飞几十公里,再跟着回程的轮船飞回港口,仲昆看得入了迷。

船缓缓开动,大连的夜景渐渐变小,最后缩成一个模糊的亮点,消失在漆黑的海面。甲板上的人陆续回到客舱,仲昆也裹紧衣服回到铺位。轮船行驶得异常平稳,几乎没有颠簸感,他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再次醒来时,仲昆明显感觉船在调转方向,同室的旅友告诉他,船已经进港了。原来船不像火车,从进港到完全停泊要一个多小时,走廊上早已排起了等候下船的队伍,大半是住在甲板下的客人。“难怪小张说6点到港,7点才能下船。”仲昆暗自想着,等队伍慢慢挪动,直到7点,才走出客运站。

烟台的码头、火车站和汽车站离得很近,出了码头一百米就是火车站。仲昆先去售票处打听,得知上午只有10点多开往青岛的慢车,一百多公里外的莱阳也要停六七站,实在太慢。他又想起汽车站,离码头不过半公里,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

到了汽车站,仲昆一问,发往莱阳的汽车一小时一班,这趟车还没开,买票上车后不到一小时就能出发。他立刻买了票,登上汽车,发现车厢里的乘客还不满一半,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等着汽车启程。

汽车的引擎声在莱阳汽车站外停下时,距离出发还不到两个小时。仲昆拎着旅行包走出车站,目光扫过站外的街道,没看到熟悉的出租车身影,只有一片橙色的摩托车和漆皮斑驳的机动三轮车在路边等候,司机们不时朝出站口张望。他快步走向最近的一辆三轮车,弯腰跳上去,从口袋里掏出写着钟科长家地址的纸条递给司机。

“师傅,去这个地方。”

司机接过纸条看了眼,又抬头打量了仲昆一眼,报出价格:“这个地儿,得1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