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听完这番话,顿时大为震惊,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他愣了片刻,才缓过神来,由衷地感慨道:
“没想到您早已洞悉一切,之前安排我跟随仲昆跑销售,原来是另有深意,这步棋实在是高明!”
短暂的沉默后,永明像是想起了什么,起身对廷和示意了一下,说道:“我去里屋会计室一趟,把买钢材的发票交了。”说完,他便转身走向会计室,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会计室内,马媛正在整理账目。永明将发票递了过去,同时说明情况:
“这是买钢材的发票,货款是仲昆用他贸易公司的支票支付的,他说直接交给你就行。”马媛接过发票,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九月的午后,秋阳正好,气候干燥宜人。这段时间,仲明、仲伟与玉良三人的身影,总穿梭在玉良的新房和仲明的新房之间,进行一场搬家行动。
仲明的新房早已完全干透,趁着这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他要将此前借用玉良的房子归还,把物品悉数搬回自己的新家。连续三个下午,三人齐心协力,肩扛手提,将各类物件一点点从玉良家挪到仲明家,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挡不住脸上的笑意。如今,搬运工作已近尾声。
今晚,仲明和晓芬便能在崭新的家中过夜了。考虑到晓芬身怀六甲,身子沉重,上下楼梯多有不便,且初冬将至,天气渐冷,仲明暂时安排两人住在楼下——楼下设有火炕,届时烧起炕来,整个屋子都会暖意融融,既能让晓芬生孩子时住得舒适,也能为即将到来的冬日做好准备。
晚饭的余温尚未散尽。仲明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该与父亲商量厂里事务的时间,便转身对一旁收拾碗筷的姐姐仲芳说道:“姐,我得和爸聊聊厂里的事,你先陪晓芬去新房吧。今晚是她第一次住过去,肯定会有点害怕,有你在她能安心些。”
仲芳闻言,会意地点点头:“放心吧,我这就去叫她,你们好好谈。”
安顿好姐姐和晓芬,仲明径直走向小餐厅。父亲早已坐在桌边,指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神色凝重。见仲明进来,父亲示意他坐下,随即从身旁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金属物件,“啪”地一声放在桌上——那是一个泛着冷光的齿轮。
“今天中午永明请苏达成吃饭。”父亲先开了口,声音低沉,“苏达成饭后告诉永明一个消息,仲昆和他岳父马福寿、表哥马骏,在郊区偷偷开了间工厂,就生产这个。”他用手指了指桌上的齿轮,“这是2095号齿轮,他们做实验的样品,一直放在苏达成那儿。”
仲明盯着齿轮,眼中满是惊诧。他从未听说仲昆有开厂的打算,更没想到对方会瞒着所有人搞起了生产。
父亲见状,继续说道:“上周五,他们已经把第一批生产的500个齿轮送到了拖拉机厂,每个卖68元。之前马媛就跟我说过,他们把毕庶模请去生产齿轮,现在看来,这事千真万确。”
“毕庶模?”仲明眉头紧锁,毕庶模是业内有名的技术骨干,仲昆能把他请去,足以说明这厂子的底气不一般。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他们厂子的位置。”父亲敲了敲桌面,语气严肃,“只有知道了地址,我们才能摸清他们的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不然一直被蒙在鼓里,迟早要吃大亏。”
仲明沉思片刻,忽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个主意:“爸,这个我有办法。我先从工商登记表查起,我有个同学在工商局工作,托他查一查最近注册的公司里,有没有和齿轮厂相关的,或者法人是仲昆、马骏、马福寿的,一查便知。”
父亲听了,点了点头,将桌上的齿轮重新收回帆布包:“好,这事就交给你,务必尽快查清楚,我们得早做打算。”
调度会刚一结束,参会人员便带着各自的笔记本和文件夹陆续离开。
仲明坐在原位,待会议室彻底安静下来,才从桌子上拿起电话,在通讯录里翻找片刻,最终停留在一个标注着“工商局-李哲”的号码上。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
电话铃声响了一遍又一遍,就在仲明以为对方不会接听时,听筒里终于传来了老同学疲惫的声音:“喂?”
“李哲,是我,仲明。”仲明连忙开口。
“哦,老同学啊,”李哲的声音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刚才我刚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挨了一顿狠批,说现在小商小贩把市场搞得乌烟瘴气,让我们赶紧整顿。你说这活儿怎么干?一抓就死,商户怨声载道;一松就乱,投诉电话能打爆,真是左右为难。”
听着老同学的抱怨,仲明连忙安慰:“别上火,这种事急不来。老百姓的事本来就是这样,紧了不行,松了也不行,最磨性子。你先消消气,我今天找你是有件事想麻烦你。”
“你说吧,能帮的我肯定帮。”李哲的语气缓和了些。
“你帮我查一下,最近企业科登记的新工厂里,有没有生产齿轮的?另外,再留意一下负责人叫仲昆、马骏或者马福寿的企业,重点查一下这些单位的注册地址。”仲明顿了顿,补充道,“查到之后给我回个电话,到时候我去城里请你吃饭,咱们再叫上当年那几个要好的同学,找个好饭店,我做东,好好聚聚。”
电话那头的李哲笑了笑:“行,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一会儿就去查。不过吃饭的事可得说到做到,咱们可有段时间没聚了。”
“放心,肯定说到做到。那先不打扰你工作了,查到了记得给我打电话。”
“好,挂了。”
挂断电话,仲明轻轻叹了口气。他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查到有用的信息,但眼下这已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