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81章 配件厂齿轮试产成功

第81章 配件厂齿轮试产成功(2 / 2)

“还有三件事要记牢。”岳父的语气沉了沉,“不到万不得已,别伤了父子情分;多和你母亲走动,关键时候她能帮上忙;至于马媛,她现在有些偏向你父亲,疑心你和马骏私下做齿轮——她本就看不惯马骏,往后在她面前少提马骏,多做些联络感情的事。”

仲昆闻言眼睛亮了亮,连忙接话:“爸,上周日我在友谊商店看好了两件貂皮大衣,想着给马媛和两边的母亲各买一件,已经交了定金,这周日就带马媛去挑。”

“好主意,这是花小钱办大事。”岳父脸上露出一丝赞许,抬手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去拖拉机厂做实验。”

晨光微熹,仲昆怀揣着2095号齿轮样品,脚步轻快地迈进拖拉机厂大门。按照前一日与苏达成的约定,他要亲眼见证这款齿轮的性能测试。

一到实验台,仲昆便看到苏达成早已等候在实验台旁——几天前的实验现场保持原样,各类仪器摆放整齐,显然已做好万全准备。苏达成接过齿轮样品,动作娴熟地将其安装在实验台上,随即按下启动按钮。

实验伊始,载荷被设定在50%,齿轮缓缓转动,仪表盘上的各项参数稳定在正常范围;载荷升至80%,齿轮运转依旧平稳,未出现丝毫振动与噪声。当载荷突破100%、达到120%时,齿轮仅出现油温微升3度的细微变化,核心性能毫无波动。

随着载荷继续加至150%,齿轮终于发出轻微振动与噪声,但在持续运转20分钟后,仍顺利通过测试。为探寻极限性能,苏达成将载荷推至最大值180%,此时齿轮噪声略有增大,20分钟后油温上升不足15度,未发生任何故障。见状,仲昆与苏达成难掩激动,紧紧拥抱在一起,为这迟来的成功欢呼。

为确保结果可靠,两人随即对第二个齿轮展开测试。此次进度大幅加快,载荷直接从120%拉至180%,测试数据与第一个齿轮完全一致。确认结果无误后,他们才着手收拾实验台,结束测试工作。

离开实验室,两人直奔销售科。仲昆第一时间拨通岳父的电话,将实验成功的喜讯细细告知;随后又拨通配件厂的电话,接电话的卞会计听闻消息,立刻转身冲向车间叫来了毕厂长。

尽管实验成功早在毕厂长意料之中,但亲耳听到喜讯时,他依旧难掩笑意。拿起电话,仲昆急切地说道:“实验非常成功,载荷远超180%!这几天我要回齿轮厂稳定局面,就不回配件厂了,有事直接打我传呼。”得到毕厂长的应允后,仲昆才放心挂断电话,脸上满是如释重负的笑容。

放下电话时,仲昆直奔主题:“这款齿轮,你们厂能给多少钱?”苏达成沉吟片刻后给出答复:“这款齿轮进价70元,货源很足,不少厂家都在生产。在齿轮箱配套齿轮里,除了2956号齿轮,它就是最贵的了。我估计最多能定68元。”

说到这儿,苏达成话锋一转:“不过现在用谁的货,基本我说了算。你们放心生产,这每月4千个的订单跑不了。”

这句承诺让仲昆心里踏实不少,他驱车赶回齿轮厂,办公室里只有父亲廷和独自坐着。仲昆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先说起培训的事:“我今天又去了趟机床维修站,这批学员还要一周才能完成培训。”

停顿了几秒,他还是决定坦白买车的事:“还有件事我没告诉你,前些日子我用卖配方赚的5万元,加上岳父资助的3万元,再凑上自己的一点存款,买了这辆夏利。那天院子里人多,我随口说是借表哥的。”

话没说完就被廷和打断:“不用说了,小燕都告诉我了,你啊,还不如个孩子实在。”接着,廷和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些担忧:“前几天听永明说,买配方那家找过你,说配方不能用?”

仲昆连忙解释:“是的,前些日子他们确实来过一次电话,我当时就问过永明。后来他们又打了次电话,说是操作出了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齿轮的质量没问题,挺好的。”

廷和向仲昆告知了伞齿轮生产的规划进度:当前生产已逐步走向正规,经仓库查看后预估,本月伞齿轮产量争取达到1500个,10月可提升至3000个,11月便能实现4000个的产量,以满足拖拉机厂的需求。同时,他叮嘱仲昆,明天上午金生会将两种齿轮一同送到拖拉机厂,其中伞齿轮为首次结算,需仲昆跟进处理,后续金生便可独立完成结算工作。

父子二人正交谈着,午饭铃声突然响起。仲昆随即对廷和说道:“爸爸,下午要是没有其他事情,我想到各个车间去转一转,学习一些技术。”

午饭后,仲昆背上装有笔记本和笔的帆布包,首先前往外包的农具厂车床加工车间。由于与该车间的杨洪波并不熟悉,仲昆主动做了自我介绍,随后向杨洪波询问车床加工的具体情况。杨洪波介绍道:“目前车间有两台车床,共5名工人,每名工人每班大约能加工50件产品,一天总计可加工250件。我个人每班能加工100多件,所以两种齿轮每天加工320件完全没有问题,无需增加到6个人。”

仲昆一边聆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相关信息。在一旁观察时,他发现其他机床的工人每加工一个齿轮,杨洪波便能轻松加工出两件,效率明显更高。在农具厂车床加工车间停留了半个小时后,仲昆向杨洪波告别,接着前往煅打车间继续学习。

煅打车间内,机器轰鸣,钢花偶尔溅起。老工人孔庆生正握着工具专注地处理料坯,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是仲昆,便立刻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迎了上去。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孔庆生擦了擦额头的汗,率先开口。

仲昆笑着点头,目光落在旁边待加工的伞齿轮料坯上,顺势问道:

“庆生,我一直好奇,伞齿轮用的合金钢为啥一定要煅打?”

孔庆生拉着仲昆走到料坯旁,耐心解释:“这你就问对了。伞齿轮对合金钢的强度要求高,但要是靠改配方来增强度,成本太高,不划算。而经过煅打后,钢的密度会增加,强度自然就提上去了,刚好能满足伞齿轮的需求,成本也就多一点电费和人工费,划算得很。”

仲昆听得连连点头,又指着不远处的电炉追问:“那你们现在煅打一个料坯得多久?效率怎么样?”孔庆生顺着他的手指看向电炉:“这一炉料坯,半个小时就能煅打完,一次出5个,算下来每小时能出10个。一个班8小时能出80个,一天两班就是160个。不过现在不用满负荷,一班的产量就够下道工序用了。”

随后,仲昆又接连问了不少细节:电炉加热需要达到多少温度、一块钢坯要反复煅打多少次……孔庆生都一一详细作答,而仲昆则拿出笔记本,一边听一边快速记录,生怕漏了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