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钢铁要塞”外围,第七农业区。
这里的景象与希望星生态穹顶的井然有序截然不同。
广袤的、经过初步改造的暗红色土地上,矗立着一排排近三米高的奇异作物。它们并非潘多拉原生植物,也不是纯粹的地球品种,而是基因实验室的杰作——“泰坦麦”。
其基因序列中融入了潘多拉本地一种顽强杂草的快速生长片段、以及某种耐重金属细菌的解毒机制,设计初衷是在贫瘠土壤中高效产出高热量谷物,并具备一定程度净化被巨兽血液或工业废料污染土地的能力。
在实验室和小范围试验田中,它们表现优异,生长速度惊人,产量远超传统作物,被视为解决殖民地粮食压力和土地修复难题的“银色子弹”。
为了应对“金乌”计划带来的资源抽调压力,加速实现粮食自给,农业主管在未经充分环境评估和扩大化试验的情况下,力排众议,批准了“泰坦麦”在第七区的全面播种。
最初的一个月,一切顺利得令人欣喜。“泰坦麦”如预期般疯长,深绿色的叶片厚实宽大,很快覆盖了大地,预示着空前丰收的景象。负责该项目的年轻生物学家张岚甚至受到了嘉奖。
然而,潘多拉的生态系统,远比人类想象的更为复杂和诡异。
问题首先由负责边界巡逻的哨兵发现。他们报告第七区边缘的“泰坦麦”植株似乎出现了异常增生,形态变得有些……扭曲,并且开始向隔离带外的原生丛林蔓延,其根系异常发达,竟能分泌某种酸性物质,溶解岩石和其他植物的根系。
张岚起初认为是良性变异,下令加强物理隔离即可。
但几天后,情况急转直下。
一场富含特殊孢子的季节性紫色降雨过后,“泰坦麦”的异变开始了。它们的茎秆不再笔直向上,而是开始像藤蔓一样扭曲缠绕,相互纠结,形成一堵堵不断增厚的、蠕动的绿色高墙。
谷穗不再饱满,反而膨大出许多充满黏稠液体的、不断搏动的囊泡。空气中开始弥漫一股甜腻中带着腐烂的、令人作呕的气味。
更可怕的是,这些变异植株表现出了强烈的攻击性!它们挥舞着变得坚韧如鞭的藤蔓,抽打靠近的无人机和机器人。其根系疯狂扩张,不仅破坏了灌溉系统,甚至开始侵蚀“钢铁要塞”外围复合地基的薄弱环节!
“它们……它们像是在活化!拥有了某种低等侵略意识!”张岚在紧急会议上脸色惨白,声音颤抖。最新的检测结果显示,“泰坦麦”的基因发生了不可预测的连锁突变,很可能与潘多拉空气中某种未知的真菌孢子或微生物发生了难以想象的相互作用。
灾难爆发在一个清晨。
一片巨大的、厚度超过五米的“泰坦麦”植株墙,在内部囊泡压力达到极限后,猛然爆裂!
无数黏稠的、富含活性孢子和奇异酶的绿色浆液,如同炮弹般喷射向四面八方!这些浆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寄生性,它们黏附在一切物体表面,迅速滋生更多的变异藤蔓,同时释放出高浓度的、能干扰电子信号和诱发动物狂暴的信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