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凌晨三点的炊烟,藏不住的疲惫与期待
凌晨三点,闹钟还没响,我就醒了。眼睛涩得厉害,像蒙了一层沙,使劲眨了眨,还是觉得不舒服。脑子里却异常清醒,一想到楼下的早餐店要按时开门,就再也没有了睡意。我慢慢坐起来,动作轻得像一片羽毛,生怕吵醒身边的老公老李。他昨天去批发市场进货,折腾到半夜一点多才回来,眼下睡得正沉,眉头却微微皱着,不知道在做什么梦。
我摸索着穿上放在床尾的旧棉袄,衣服上还带着昨天厨房的油烟味,有点呛人,却也透着一股烟火气。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客厅里一片漆黑,只有客厅窗户缝里透进来一点点路灯的光,昏昏暗暗的,勉强能看清脚下的路。我没开灯,借着这点微光,一步步挪到门口,换上鞋子,轻轻带上门,下楼去了。
早餐店就在我们住的楼下,是一间不大的门面房,租下来快半年了。推开店门,一股混杂着面粉、油污和葱花的味道扑面而来,那是每天都萦绕在鼻尖的味道,早就习惯了。我先打开墙上的灯,惨白的日光灯管“嗡”地响了一声,然后慢慢亮起来,照亮了整个小店。店里摆着六张红色的小桌子,桌子上还留着昨天客人吃剩下的油渍,地上也有一些掉落的包子皮和纸巾。
我先走到后厨,打开后厨的灯,开始收拾昨天剩下的残局。水槽里堆着十几个碗和盘子,上面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油污,水里泡着,已经有点发黏了。我叹了口气,拿起洗洁精,挤了一大坨在海绵上,开始洗碗。水有点凉,我没敢放热水,热水器烧水的声音太大,怕吵醒楼上的邻居。冰凉的水顺着手指缝流下来,冻得我手指发麻,洗了几个碗,手就变得通红。我咬着牙,加快速度,把碗一个个洗干净,擦干,放进旁边的消毒柜里。
洗完碗,我开始准备今天要用到的面。和面要用温水,我打开水龙头,等水变成不冷不热的温水,再倒进巨大的面盆里。然后抓了一把又一把的面粉放进盆里,白色的面粉像雪花一样落在水里,慢慢化开。我伸出手,开始搅拌面粉和水,面粉很细,一搅拌就扬起很多粉末,呛得我咳嗽了几声。我赶紧用袖子捂住嘴,继续搅拌,直到把面粉和水搅成一团乱七八糟的面疙瘩,然后开始揉面。
揉面是个体力活,得用很大的劲,把面疙瘩揉成光滑的面团。我弓着腰,双手使劲地揉着,胳膊很快就酸了,肩膀也开始发疼。揉了差不多二十分钟,面团终于变得光滑有弹性了,我把面团放在盆里,盖上一块干净的布,让它醒着。醒面的时候,我可以准备包子馅了。
今天要做两种馅,猪肉大葱和韭菜鸡蛋,都是客人点得最多的。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一大块猪肉,放在案板上。猪肉是昨天刚买的,还很新鲜,带着一点点血丝。我拿起菜刀,把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开始剁肉馅。菜刀在案板上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在安静的凌晨显得格外响亮。我怕声音太大影响别人,只好放慢速度,轻轻地剁,剁了好半天,才把猪肉剁成细细的肉馅。
剁完肉馅,我又拿出一把大葱,剥掉外面的老皮,放在水龙头下洗干净。大葱的香味很浓,呛得我眼睛都红了,眼泪忍不住往下掉。我用毛巾擦了擦眼睛,把大葱放在案板上,切成细细的葱花,然后放进肉馅里。接着,我往肉馅里加了盐、酱油、香油和一点点十三香,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搅拌的时候要使劲,让调料和肉馅充分融合在一起,这样做出来的馅才好吃。我搅拌了很久,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才停下来。
接下来是韭菜鸡蛋馅。我把一捆韭菜从袋子里拿出来,放在水龙头下冲洗。韭菜上沾了很多泥土,得一根一根地洗干净。我耐心地洗着,把韭菜上的泥土和杂草都清理干净,然后放在沥水篮里控干水分。等韭菜干得差不多了,我把它放在案板上,切成短短的小段。然后拿出四个鸡蛋,打在碗里,用筷子搅散,蛋黄和蛋清混在一起,变成了金黄色的蛋液。
我打开煤气灶,放了一点油在锅里,等油热了,把蛋液倒进去。蛋液一碰到热油,就“滋滋”地响起来,很快就凝固了。我用铲子把鸡蛋炒成金黄色的碎块,盛出来,放在一边晾凉。等鸡蛋凉透了,我把它倒进切好的韭菜里,加了盐和香油,用筷子搅拌均匀。韭菜鸡蛋馅不能太早调,不然韭菜会出水,包的时候就不好包了。
就在我忙着搅拌韭菜鸡蛋馅的时候,老李下来了。他穿着一身灰色的睡衣,揉着眼睛,头发乱糟糟的,看起来还没睡醒。“早啊,我来帮你。”他走到我身边,声音有点沙哑。我点点头,说:“你去擀包子皮吧,我把馅再拌拌。”老李拿起案板上的擀面杖,开始擀皮。他擀皮的技术比我好,擀出来的包子皮又圆又薄,大小也刚刚好。
我们两个人一起动手,速度快了很多。我负责包包子,他负责擀皮。我拿起一个包子皮,放在手心,用勺子舀了一勺肉馅放在皮中间,然后用手指捏住包子皮的边缘,一点点地捏出褶皱,把包子包好。我包包子的技术不太好,包出来的包子歪歪扭扭的,有的还会露馅。老李看到了,就笑着说:“你包的包子,丑是丑了点,味道还行。”我瞪了他一眼,说:“嫌我包得丑,你自己包啊。”他赶紧摆手,说:“不用不用,我擀皮就行,擀皮我拿手。”
我们一边干活,一边偶尔说几句话。以前,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可最近这一个月,老李变得沉默了很多,话很少,经常一个人发呆。我问他怎么了,他总是说没什么,就是太累了。我想想也是,开早餐店确实辛苦,每天起早贪黑,压力也大,他累了不想说话也正常。
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包子终于都包好了,整整两大蒸笼。我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已经四点半了,该蒸包子了。我把蒸笼放在煤气灶上,打开火,开始蒸包子。煤气灶的火苗“呼呼”地烧着,锅里的水很快就烧开了,冒出滚滚的热气。热气把厨房的玻璃都熏模糊了,整个厨房变得雾蒙蒙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我站在旁边,看着蒸笼,心里有点期待。这家早餐店是我们两个人的心血,从找门面、装修到开业,花了我们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一点钱。开业这半年来,生意不算特别好,但也不算差,每天能赚一点钱,够我们一家人的开销。我想着,等再赚点钱,就把借的钱还了,然后给儿子报个好点的补习班,再给老李买件新衣服,他那件棉袄都穿了好几年了。
五点多的时候,包子蒸好了。我打开蒸笼的盖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带着猪肉大葱和韭菜鸡蛋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我把包子一个个拿出来,放在盘子里,端到外面的餐桌上。刚把包子摆好,就有客人上门了。
第一个客人是个中年男人,姓王,是附近工地的工人,每天都来我们店里吃早餐。“老板娘,来两个猪肉大葱包子,一杯热豆浆。”他嗓门很大,一进门就喊道。我赶紧应了一声:“好嘞,马上来。”我拿起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袋子里,然后盛了一杯热豆浆,递给王师傅。王师傅接过包子,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说:“还是你家的包子好吃,馅多皮薄,比别家的强多了。”我笑了笑,说:“谢谢王师傅,您慢用。”
王师傅刚坐下,又有几个客人陆续来了。有的要包子,有的要馒头,有的要豆浆和油条。我和老李忙了起来,我负责招呼客人、收钱,他负责打包、煮豆浆、炸油条。客人越来越多,店里渐渐热闹起来,充满了说话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
我穿梭在桌子之间,给客人端茶倒水,收拾桌子。忙得脚不沾地,嗓子也干得冒烟,想喝口水都没时间。老李也一样,额头上全是汗,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把衣服都湿透了。他一边炸油条,一边还要应付客人的催促,嘴里不停地说着:“快了快了,马上就好。”
好不容易到了上午九点,客人渐渐少了。我和老李才有时间坐下来歇一会儿。我端起桌上的水杯,一口气喝了大半杯,冰凉的水滑过喉咙,舒服多了。老李拿出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说:“今天生意不错,比昨天多卖了二十多个包子,豆浆也卖完了。”我点点头,说:“是啊,就是太累了,腰都快直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