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损坏(1 / 2)

不过这主要得益于跨年时段的歌手紧缺,各家卫视争相抬价。

若是平时演出,酬劳至少得砍一半。

\"蜜蜜,今年咱们继续搭档吧,各自单唱再加个合唱。”

杨蜜先是眼前一亮,随即抿嘴笑道:\"去年我上过了,今年让茜茜去吧。”

作为闺蜜,她时刻想着刘雨菲。

杨余含笑将她揽入怀中:\"那就三个人一起上,我和你们分别合唱,再加个人独唱。”

\"太棒了!就这么定了!\"杨蜜顿时眉开眼笑。

午后阳光正好。

刘滔打来电话汇报:\"小余,番茄台和蓝莓台确定联播,价钱谈到3300万,你意下如何?\"

《何以笙箫默》总投资约3000万,包括杨余的片酬。

主演阵容星光熠熠,首播权定价自然水涨船高。

\"姐你决定就好,觉得合适就签约。”

\"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刘滔语气轻快。

首次负责电视剧发行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值得高兴。

挂断电话后,她继续带领团队与电视台敲定具体条款。

按理说这种商务谈判本不必她亲自出马。

但作为公司首部作品,刘滔格外上心,事事都要把关。

家里依然温馨如初。

杨蜜得知消息后雀跃不已:\"太棒了!首播权卖出去了!咱们是不是很快就能赚钱啦?\"杨余淡定地提醒:\"别高兴太早,能不能回本还得看首播收视率。”

收视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发行的收益空间。

若市场反响平平,转播权很可能无人接手;倘若表现抢眼,后续收益将呈几何级增长。

业内普遍遵循的规则是,重播权交易价格约为首轮播映权的50%。

若是现象级作品,报价还可能继续上浮。

杨余简单测算过,《何以笙箫默》若能在双平台同步取得1%的收视均值,重播权收益预计可达1800万元,三轮播映还能追加数百万进账。

剔除2000万元制作经费与1000万元宣传投入后,净利约在2000万上下。

关于网络传播权,杨余选择按兵不动。

目前市价过于低迷,单集最高报价不超过两万元,整部剧作甚至难以突破百万门槛。

与其低价抛售,不如等待市场转机。

他敏锐地察觉到,随着版权保护政策趋严,叠加互联网资本加码流媒体赛道,数字版权价值必将水涨船高。

参照2010年历史剧单集20万元的交易记录,未来突破百万单价并非天方夜谭。

即便行情涨幅有限,也远胜当下贱卖。

客厅里,杨蜜递来剥好的香蕉轻声祝福:\"愿我们这部剧收视飘红,转播权卖个理想价位。”

杨余打趣道:\"若能达成目标,特许你暖床三日作为嘉奖。”

\"想得美!\"杨蜜耳根泛红反驳,\"这分明是让你占便宜!\"

杨余轻啄她脸颊笑道:\"作为我的专属小女仆,侍奉主人不是应尽的义务么?讨厌鬼!\"杨蜜羞恼地捶他肩膀。”

还敢顶撞?这可是以下犯上。”

说罢便将人打横抱起走向卧室。”

快放手啦!\"杨蜜的惊叫在房间里漾开。

次日上午的机场停车场,杨余正在车厢里刷手机等候刘雨菲母女。

如今身份不同,不便堂而皇之出现在接机口——盛夏时节的过度伪装反而容易招来侧目。

正思忖间,车窗玻璃传来清脆敲击声,抬头便见戴着茶色墨镜的刘雨菲隔着玻璃朝他眨眼。

身后立着位气质娴雅的妇人。

刘小丽。

杨余立即舒展笑颜推门相迎。

\"茜茜!阿姨!\"

刘雨菲亲昵地挽住他胳膊轻晃:\"余哥哥有没有想我呀?\"

\"每天都在想。\"

\"那...给你个特别奖励哦~\"

话音刚落,她纵身一跳,整个人攀附在他身上,犹如无尾熊般缠住不放:\"啵!\"

身后的刘小丽苦笑着叹了口气。

这是当她透明人?

杨余伸手轻掐刘雨菲的脸蛋:\"阿姨看着呢,还不快下来。\"

\"嘿嘿。\"

刘雨菲做了个鬼脸,慢悠悠从他身上滑落。

杨余转向刘小丽:\"阿姨,先把行李放后备箱吧,到家再慢慢叙旧。\"

\"行。\"

三人利落地收拾好行李,陆续上车。

引擎轰鸣,车辆平稳起步。

刘雨菲倚在副驾驶座,雀跃地说道:\"余哥哥,我的恢复国籍材料都交上去啦,工作人员说最快一年,最迟两年就能批下来。\"

\"不急,顺其自然就好。\"

\"嗯嗯。\"

刘雨菲眉眼含笑,这趟返乡之行收获满满。

她年迈的外婆慈祥和蔼,听闻孙女回乡行善,倍感欣慰。

特别是看到荆楚卫视的相关报道后,更是赞不绝口。

不过老人家心思细腻,问起了善款来源。

刘雨菲只得和盘托出,说明这一亿元都是杨余所出,自己只是代为执行。

同时也坦白了两人的恋情。

这番善举加上母亲与小姨的帮腔,外婆对这个外孙女婿相当满意。

\"怎么不多陪外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