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虽然最终的结局走向和战略目标他个人感到颇为满意,但这整个过程的发展节奏和诸多细节,却让他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满意。毕竟,他精心筹备、反复推演、寄予厚望的满级林海战术——那套旨在利用环境、资源与特定技能组合形成碾压式战场控制的复杂体系——还未来得及全面铺开,甚至未能展现出其理论威力的十分之一,就在那突如其来、完全超出常规力量体系的神降作用之下,被强行画上了仓促的休止符。这种有力未使、有拳未出的憋闷感,如同蓄势待发的洪流被硬生生堵回了源头,让他感到一种计划被打乱的挫败。
同时,这一次堪称惊险的遭遇,也如同一盏刺目的探照灯,清晰地照亮了他之前对于“副本”认知上存在的重大盲区与不足。副本世界,尽管拥有规则相对独立、资源相对集中、时间流速可能异常等诸多便利优势,但其最致命、最核心的缺陷,恰恰在于它缺乏一个稳定、强大且具备主动排斥性的世界意志进行压制。这种“无主之地”的特性,使得高位格存在的干预变得过于轻易和危险。李飞不禁在心中冷然对比:如果眼下这场冲突是发生在拥有完整世界意志严密守护的主世界内部,就凭刚才那个区区半神级别的存在,也敢如此肆无忌惮地玩“神降”这种把戏?恐怕其力量投影刚刚试图渗透世界壁垒,就会被主世界那无处不在、森严浩大的规则之力瞬间察觉、锁定,进而遭到雷霆万钧般的反噬与压制,其下场,绝对远不如现在这般“轻松”退去。在李飞看来,在主世界的规则下,那种程度的存在,若敢真身或大部分力量降临,他自有信心和手段,凭借主场优势与世界规则的加持,将其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
毕竟,在主世界那套运行了无数纪元、稳固得近乎铁律的规则体系之下,即便是那些高高在上、被亿万生灵膜拜的神灵,行事也需得谨小慎微,通常只敢派遣蕴含部分力量的分身降临凡尘。原因无他,只因在主世界,规则之力对超越凡俗的力量有着极强的压制和排斥效果,一旦神灵真身在此陨落,那便是真正意义上的神格崩碎、神火熄灭,是彻彻底底、无法逆转的消亡,再无重燃神国之火的可能!这残酷的规则,如同悬在每一位神灵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祂们不得不收敛爪牙。
然而,主世界的压制也并非万能。李飞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世界规则对于神灵阶层确实效果显着,但对于超越了普通神灵位阶、踏入更高层次的“真神”领域的存在,其限制效果恐怕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变得微乎其微。他暗自思忖,恐怕即便是真神之下的最强梯队,例如那位凶名赫赫、曾带来无尽毁灭的毁灭魔神那一档次的存在,主世界的世界压制效果也会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所能起到的约束力相对有限。不过,理智告诉他,有世界意志的压制,终究是聊胜于无,是一道不可或缺的脆弱屏障。若非这道屏障的存在,恐怕仅仅是燃烧军团中那四位威震寰宇的魔王级强者,在试图强行闯入主世界时,其力量与规则碰撞所产生的余波冲击,就足以像碾碎尘埃一般,将主世界,也就是通常所称的人界,彻底摧毁,化为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连一丝文明存在的痕迹都不会留下。
更不用说去追溯想象当年那位几乎无人可挡、掀起滔天浩劫的毁灭魔神,其全盛时期若是降临主世界,将会是何等灭世的场景了。毕竟,在主世界那相对“公平”但也残酷的死亡规则下,没有达到97级,即魔王级别的实力层次,一旦生命终结,那便是灵魂消散、彻底归于虚无,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了就真的死了”,连进入轮回或是被转化为亡灵的机会都微乎其微。不过,即便是强大如魔王,在主世界这等规则严密之地陨落之后,想要通过各种秘法或种族天赋实现复活,也依旧是困难重重,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成功率低得可怜。
可以说,如今燃烧军团那凶猛的侵略战线,之所以没有如同燎原烈火般彻底推进、吞噬第三世界的中央核心区域,并非因为那些嗜血狂暴的恶魔士兵们突然变得畏战或不敢向前冲锋。根本原因在于,统率军团的四位魔王级“大哥”,在早年与人族、龙族等势力的交锋中,尤其是在主世界及其周边战略要地,都曾或多或少地吃过亏,甚至是险些阴沟里翻船的大亏。这些惨痛的经历,如同冰冷的警钟,敲醒了他们以往一味猛冲猛打的莽撞战术思维。他们已经没有了过去那般肆无忌惮的冒进心态,转而变得异常谨慎和富有耐心。他们宁愿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一点一点地试探、蚕食对手的防线,也绝不愿意再轻易露出明显的战略破绽,被那些狡猾且韧性极强的对手抓住机会,给予致命一击。
上一次,正是由于某位魔王在战略推进中过于急切,露出了一个关键的破绽,结果不仅未能扩大战果,反而被人族与龙族联军抓住机会,施展了一招精妙绝伦的反击,甚至一度将战火反向烧到了地狱的边缘,险些动摇了燃烧军团的后方根基。虽然人族派往地狱的远征军主力,在恶魔们疯狂的反扑下,大部分最终被迫撤了回来,但至今仍有一条坚韧的战线如同最顽强的钉子户,深深地楔在地狱的某处战略要地,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犄角”之势,历经无数次血腥争夺,依然没有被恶魔军团彻底拔除、折断。
可以说,正是人族当年那一次堪称偷天换日、极具冒险精神的战略奇袭,不仅极大地挫伤了燃烧军团的锐气,更在关键时刻打断了他们那如日中天、似乎不可阻挡的进攻势头,硬生生地将一场可能迅速崩溃的防御战,拖入了如今这种漫长而煎熬的持久战与僵持阶段。然而,随着持久战的年复一年、不断消耗地进行下去,人族高层才愈发痛苦地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己方阵营,真的并不擅长进行这种旷日持久、比拼底蕴和消耗的战争啊!毕竟,恶魔一族天生混乱嗜杀,它们对于同胞的伤亡几乎毫不在意,甚至将其视为一种自然淘汰和取悦深渊意志的方式,兵源补充的方式也往往粗暴而高效。反观人族,每一个战士的培养都需要时间与资源,每一座城市的陷落都意味着生灵涂炭与文明底蕴的流失。若不是背后有光明教廷凭借其深厚的信仰底蕴和强大的神圣力量,持续不断地提供治疗、支援乃至战略层面的鼓舞,人族的防线恐怕早就因为巨大的伤亡和物资匮乏而彻底崩溃了。但即便如此,明眼人都能看出,在燃烧军团仿佛无穷无尽的压力下,人族如今的状态,也已然是强弩之末,距离全线崩溃的边缘,恐怕真的不远了。
毕竟,如今人族内部那看似稳固的权力结构,实则早已暗流汹涌,形成了三足鼎立却又彼此牵制的微妙局面。足足百分之三十的、关乎人族命运走向的重大权力——包括信仰引导、部分区域的律法制定、重要资源的调配以及对外交涉的相当一部分话语权——已然落入了以传播光明教义、行使神迹着称的光明教廷手中。这股源自神权的力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人族的方方面面。
而代表着古老传承、悠久历史与世俗王权的传统势力核心——五大帝国,尽管底蕴深厚,根系盘结,如今却也只能够牢牢地、几乎是倾尽全力地,把控住大约百分之四十的权力份额。这百分之四十,是他们在漫长岁月中积累的疆域、人口、军队与政治影响力的最后堡垒,是他们维持帝国体面与实质统治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至于那剩下的、至关重要的百分之三十权力,则如同新鲜的血肉,被一系列蓬勃兴起、理念各异的新兴势力所激烈瓜分、蚕食。其中最为耀眼、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那获得了神秘而强大的魔女一族明确支持的学园都市。这座以知识与创新为核心的城市联邦,虽然崛起时间远不及五大帝国悠久,但其发展势头之迅猛,影响力扩张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五大帝国的辉煌虽未彻底成为过去式,帝国的框架依然庞大,但其权威已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园都市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与手段,硬生生地从五大帝国自以为铁板一块的势力范围中,强行夺走了一个极其珍贵、象征着人族核心决策层身份的“种族神”名额。这一举动,无异于在传统势力的心脏地带插上了一面崭新的旗帜,宣告了新秩序挑战旧秩序的坚定决心。
要知道,人族内部的权力架构,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与血的教训,最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相对稳定的“三权分立”模式,旨在平衡各方,避免极端。
首先,位于权力金字塔最顶端的,是代表着人族最终守护与战略威慑力量的“守护者”席位。理论上,这位守护者拥有对人族事务的最高裁决权。然而,实际的守护者——那位行踪莫测、力量深不可测的奇迹魔女——似乎对日常琐碎的治理事务毫无兴趣,常年处于一种近乎“不管事”的超然状态。于是,这名义上的最高权力,在绝大多数时候,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另一位强大存在——光明女神的手中。
但光明女神自有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与行事准则。她曾明确昭示,除非是关系到人族整体存亡、文明延续的“大是大非”之事,否则她绝不会轻易动用守护者赋予的权柄,去干涉人族内部的具体决策与道路选择。至于何为“大是大非”?女神的界定却极为严苛——即便是恶魔大军兵临城下、战火即将烧毁家园,只要尚未触及到种族存续的最根本底线,在她看来,或许都算不上是必须由她亲自介入的“大是大非”!这种近乎“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得最高权力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一种悬置状态。
因此,人族日常事务的真正执掌者,便落在了另外两大权力机构肩上:一是由各方代表组成的“人族议会”,它拥有固定的100个席位,负责商讨、制定涉及人族内部的法律、政策、资源分配等具体事宜;二则是更为核心、象征着种族意志与最高荣耀的“种族神”席位,固定为七位,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个体力量,更在关乎人族命运的重大决策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一定程度上代表种族意志。
正是为了在这决定人族未来的议会与种族神席位争夺中占据优势,维持自身的影响力,原本因历史恩怨、领土争端而互相倾轧、甚至兵戎相见的五大帝国,才不得不暂时放下成见,极其勉强地抱成一团,形成一个松散的保守派联盟。他们试图以联合的力量,对抗新兴势力的冲击,守住传统利益集团的最后阵地。
可惜,在历史车轮那无情而巨大的惯性面前,某些固步自封的努力,终究显得如同螳臂当车般苍白无力。这些年来,尽管五大帝国联盟使尽了浑身解数,他们在人族整体权力格局中的份额,依旧不可逆转地被一再稀释、削弱。旧日的荣光正在加速褪色。若非他们的对手——光明教廷在扩张过程中过于注重教义道德与程序正义,在某些关键节点上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从而被老谋深算的帝国政治家们抓住了规则的空子,利用复杂的政治手腕勉强周旋,恐怕五大帝国及其所代表的旧秩序,早就被那些充满活力、手段灵活的新兴势力彻底赶下权力的核心舞台了。
不过,即便侥幸维持至今,五大帝国面临的维持局面也依旧异常艰难,如同在万丈悬崖边行走。毕竟,在当前的权力博弈中,新兴势力扮演的是不断进攻、开拓的“矛”的角色,他们充满活力,不断尝试突破旧有的规则边界,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权力空间。而五大帝国则被迫处于全线防守的“盾”的位置,他们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去维护现有的秩序、地盘和影响力,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常言道,久守必失。在对手永不停息的冲击下,再坚固的防线也难免会出现疏漏,再深厚的底蕴也终有被消耗殆尽的一天。这种被动防御的战略态势,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难以言喻的疲惫感。帝国的黄昏,似乎正悄然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