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王妃崔氏(2 / 2)

路上,李玦似乎为了打破沉默,也或许是为了进一步解释,轻声说道。

“其实……燕王,并非我的亲生叔父。”

叶展颜脚步未停,眼中却闪过一丝了然。

他之前便有些疑惑,燕王这般性情,如何能生出郡主这般品性的侄女。

“我的生父,是中山郡公。”

李玦的声音带着一丝追忆与伤感。

“我十岁那年,父王病逝,因无子嗣,中山国便被裁撤,封地并入幽州,由燕王叔父接管。”

“我母亲早亡,孤苦无依,便被叔父接入府中抚养,册封了郡主之位。”

原来如此。

叶展颜心中恍然。

这就解释了为何郡主与燕王性情迥异。

她在府中的地位恐怕也颇为微妙,既是郡主,又如同寄人篱下。

也难怪她方才道歉时,说的是“代”燕王赔罪,而非以郡主的身份。

“王妃娘娘……入府多年,性子淡泊,与叔父……并无感情,平日只在自己院中礼佛读书。”

“她待我极好,视如己出,在这府中,也算是我唯一的慰藉。”

李玦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崔氏的依赖与感激。

谈话间,两人已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前。

院门虚掩,里面只点着几盏昏黄的灯笼,与王府其他地方的璀璨形成鲜明对比。

一名身着素衣、神色恭谨的老嬷嬷已在门口等候。

“郡主,叶提督,王妃娘娘已在堂上等候。”

老嬷嬷低声说道,引着二人入内。

步入正堂,陈设简单雅致,一尘不染,与燕王喜好金银玉器的浮华风格截然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书卷气息。

一位身着淡青色常服、未戴珠翠的女子端坐于主位之上。

她看起来年岁不过三十许,容貌清秀,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轻愁,但眼神却清澈而沉静。

见到叶展颜进来,她缓缓起身,姿态优雅,并无王妃的架子,反而像是一位会见客人的书香门第女主。

“臣妾崔氏,见过叶提督。”

她声音温和,带着一丝书卷气的柔婉。

“深夜相邀,唐突之处,还望提督见谅。”

叶展颜拱手还礼说道。

“奴才叶展颜,参见王妃娘娘。”

“娘娘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崔氏微微一笑,那笑容清淡,却冲散了些许眉间的郁色。

“吩咐不敢当。只是久闻提督大名,尤其是拜读《洛神赋》与《白头吟》后,心中感佩不已。”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此等佳句,字字珠玑,情真意切,实难想象是出自……提督这般人物之手。”

她话语顿了顿,巧妙避开了可能敏感的词汇,继续道。

“听闻提督今夜过府,便冒昧相请,只想当面表达仰慕之情。”

“在这幽州苦寒之地,能得闻如此清音,实乃幸事。”

“不知提督可否赏光,饮一杯清茶,与臣妾说说这诗词文章?”

叶展颜看着这位与燕王府格格不入、气质如兰的王妃。

再感受到她话语中那份不涉权势、纯粹出于对文采的欣赏。

心中因燕王而起的暴戾与恶心,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

这燕王府,倒也并非全是污浊之地。

他微微颔首:“娘娘过誉。奴才拙作,能入娘娘法眼,是奴才的荣幸。”

月色清辉,洒满寂静院落。前院的荒唐与血腥仿佛被隔绝在外。

在这冷清的后堂,东厂提督与失意王妃,因诗文而展开的对话,悄然开始。

这或许是一场普通的清谈,也或许,会成为撬动未来局势的一个微小支点。

至少在此刻,叶展颜暂时放下了对燕王的杀心,专注于眼前这意料之外的会面。

不过,话题聊着聊着,叶展颜隐约就感觉到不对。

这个崔氏……好像有什么心事想跟自己说。

于是,他便想支开郡主,与其单独畅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