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各位学长学姐,还有,我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我是王轩,导演系的一名——请允许我强调一下——大二学生。
站在这里,我有点紧张。毕竟,唱歌有麦克风架挡着,拍电影有摄影机挡着,唯独在学校做报告,我是彻底“裸奔”状态。
而且,面对这么多未来的影坛巨匠,我的手心都出汗了。
众所周知,外界给我贴了很多标签:当红歌手、公司老板、戛纳威尼斯柏林“大满贯预备役”等等……
但我今天想和你们聊聊,我的“隐藏属性”——一个高考失利,在酒吧驻唱,最终靠“曲线救国”才混进北电的“老油条”。
我的故事,是从2002年夏天开始的。
那一年,我从江州来到京城,不是因为考上了大学,而是因为——我没考上。
当时,我的情绪就像我的分数一样,低到了谷底。
但我很快就想明白了:既然书本这条路暂时不通,那就先去“社会这所大学”旁听。
所以,我一开始没想复读,而是直接冲进了酒吧。我的想法很单纯:驻唱赚钱,不是为了买房买车,而是为了我的“启动资金”——发专辑。
大家知道,驻唱歌手的收入……怎么说呢,属于“温饱线上下波动”。我得把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花。
那段时间,我的人生座右铭是:“能用一块钱解决的问题,绝不用一块二。”
后来我的专辑火了,那不是运气,那是用无数个廉价盒饭和熬夜省下来的电费堆出来的!
等我赚够了钱,发了专辑,火了,也拍了影视剧……但我上大学的心没有死,毕竟人生是马拉松,拼到最后靠的还是文化知识,所有我决定:“我要去复读,我要考北电!”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王轩,你都赚钱了,大火了,还跑回来干嘛?
同学们,别误会!我不是来体验生活的,我是来“补课”的!电影可不是你“野路子”跑几年就能搞明白的艺术。
我怕我再不来,以后拍出来的片子只有“野性”没有“艺术性”。
所以,别看我现在是你们的学长/学弟,我也算是一个高考复读才考进导演系的“励志典范”吧。
分享我的经历就是想告诉你们:只要你决心够大,可以曲线救国,但该补的文化课,一个都跑不掉!
当我真正坐在北电的教室里,我才感觉自己又“充值”了。这里的每一门课,都像给我的大脑做了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