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清明雨上(1 / 2)

搞定完《青花瓷》王轩没有回京城,直接去了姑苏。

毕竟想到江南烟雨,王轩脑子里的画面就雨中的姑苏园林。

清晨的姑苏,烟雨朦胧。

王轩坐在前往拙政园的小型拍摄车里,透过车窗看着青石板路被雨水打湿后的光亮反射,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感慨。

为了拍摄《清明雨上》的V,他对于每一个画面都极度挑剔。

这次V,他坚持要取姑苏最有江南意境的景点,力求画面和歌曲的古典情怀高度统一。

王丽昆也在车上,她带着一把黑色折伞,穿着简约的灰色长衫,湿漉漉的发丝微微贴在脸颊上。

她对王轩的挑剔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如此清雅的拍摄环境,仍不免心中生出几分紧张与期待。

拙政园的石桥与水榭,是王轩心中最理想的开场景。

他要求摄影师用长镜头捕捉王丽昆走在石板桥上的背影,然后缓缓推进到她的侧脸,水面的倒影与湿漉的青石桥相互映衬,仿佛一幅行走的水墨画。

王丽昆走上桥面,步子轻缓,手指微微触碰雨打的青石,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个氤氲的江南世界。

“再慢一点,丽昆,你的步伐要像雨丝落在荷叶上的节奏。”王轩举起手示意摄影师暂停拍摄,他走近她,眼神中带着导演特有的专注,

“你的表情要有一点怀念,有一点哀愁,但又不能太刻意。”

王丽昆点了点头,轻轻低下头,任由雨丝落在发梢,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回忆一个逝去的往事。

王轩拍了几组试镜后,满意地点头:“很好,就是这个感觉。”

拍摄队伍并不大,只有核心摄影师、灯光师和几名助理。

姑苏的雨,带来天然的柔光效果,王轩并未使用大量灯光,他希望画面尽可能自然。水面上倒映着灰色的天空和古建筑,随着王丽昆的步伐微微荡漾,画面充满了诗意。

接下来是室内水榭的镜头。王轩安排王丽昆坐在雕花木窗前,手里捧着一盏小茶杯,眼神望向窗外的细雨。

摄影师使用浅景深,将木窗的纹理虚化在前景,而王丽昆的面部表情被完美地捕捉到。

王轩走到旁边,低声指导:“眼神里要有故事,好像在对谁诉说心里的秘密。”

随着拍摄的推进,王轩开始调整一些细节。

石桥旁的青苔湿滑,他要求王丽昆轻轻踩踏,脚步声要有节奏感,与背景音乐的前奏相呼应。

助理小心翼翼地铺设防滑垫,同时保持画面的自然感。

王丽昆每次走过桥面,王轩都会喊停,查看镜头回放,甚至提出改变角度,让水面的倒影形成更完美的构图。

中午时分,拍摄队伍移师到姑苏的平江路。

王轩喜欢这里的老街小巷,青砖黛瓦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他安排王丽昆在小巷口撑伞走动,摄影师沿街低角度拍摄,让雨水从屋檐滴落在她的肩头,形成自然的镜头语言。

王丽昆在巷子里走了几遍,开始适应镜头,她的步伐渐渐有了节奏感,每一个回眸都带着轻微的忧郁和期待。

王轩此时才发现,王丽昆的表演比第一次试镜更自然了。

他走过去轻声说道:“你现在的气质已经很符合这首歌的意境了,不需要过多表演,像这样,就能打动人心。”

王丽昆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骄傲,却又保持着谦逊。

下午,雨稍稍小了,王轩决定拍摄水巷的追镜。

摄影师将稳定器架好,王丽昆撑着伞在水巷中缓步前行,王轩在后方喊:“慢一点,让步伐和呼吸声融入节奏,雨水是你的背景音乐。”

画面中,雨后的青石板路闪着光,墙角的爬山虎湿润翠绿,王丽昆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江南的古画里。

王轩时不时示意摄影师切换镜头,从正面、侧面到俯视,让每一个细节都被捕捉。

他甚至建议在一些镜头中加入轻微的烟雾效果,增加神秘感。助理们忙碌着调试小型烟雾机,确保不会破坏画面的自然质感。

傍晚,拍摄移至姑苏古运河边。王轩希望利用晚霞和水面的倒影创造梦幻感。他安排王丽昆在小船上轻轻摇桨,摄影机缓缓跟随,捕捉她的背影与倒映在水面的霞光。

水面微微起波,映照出半边天色,王丽昆轻轻闭眼,任由江风吹拂发丝。

王轩站在岸边,透过取景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低声自语:“完美。”

晚上的拍摄最为考验耐心。王轩安排在水巷和小桥上拍摄灯光点缀的夜景。

他让王丽昆穿上薄纱长裙,手持小灯笼,随着灯光的晃动形成若隐若现的影子。

雨后的青石路被灯光映得湿亮,水面闪着点点光斑。

王丽昆走动间轻轻摆动裙摆,仿佛雨夜中的精灵。

王轩通过监视器调整光圈和曝光,确保每一帧都保留江南夜景的柔和与神秘。

拍摄间隙,王轩与王丽昆在岸边坐下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