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明服(1 / 2)

王轩一大早就把表舅刘梁叫上了车。表舅毕竟在北影厂干了半辈子,对服装道具的门道门清,王轩心里清楚,要想把这部戏拍出质感,服装绝不能再走以往电视剧那种“半古不古”的路子。

车子开到通州的一家服装厂,老板姓杨,原先专门给戏曲团体和影视剧做戏服。

厂子虽然有些老旧,但设备齐全,工人们手艺也不俗。王轩和刘梁一进门,就见墙上挂着一排《三国》《水浒》里常见的大氅、盔甲,看上去气派,却免不了粗糙。

“杨老板,这次咱们要做的不是那种戏曲样式。”王轩开门见山,“我需要尽可能接近明朝真实服饰的复原。”

杨老板愣了下,笑道:“这可不是随便画图就能缝出来的事儿啊。”

刘梁咳了一声,把早就准备好的名片递了过去,“我们专门请了京师大的明史教授张文谦当顾问,资料都在他那里。设计图也会有专业服装设计师绘制,厂子只要照着做工就行。”

杨老板接过名片,看着头衔不由得点头,“教授把关,那就靠谱多了。”

几天后,王轩带着刘梁和服装设计师周婧,一起去了师大找张教授。张教授年过六旬,满头白发,书桌上堆着厚厚的《明会典》《大明会要》。

听王轩说明来意,他饶有兴致地把眼镜推了推,“你们是头一个真想把明服做对的剧组。”

“张老师,我们的戏里皇帝、勋贵、锦衣卫,身份等级都得体现在服饰上。”王轩递上剧本,“能不能帮我们把不同角色该穿什么,细细划分出来?”

张教授翻了几页,指着书页说:“明代官员服饰严格依品级定制。比如一品武官补子是麒麟,二品是狮子,锦衣卫常服多是飞鱼服,你们要注意织纹和颜色的区分。”

周婧飞快记着,随后拿出几张草图,“这是我根据资料画的初稿,但具体纹样还需要您确认。”

张教授细细端详,逐一指出瑕疵:“飞鱼的翅膀画错了,应当是四翅。补子图案要以团窠为主,不可画成整幅。”

王轩认真听着,暗暗惊叹——难怪以前国产古装总显得浮夸,原来光是补子就有这么多讲究。

回到厂子那天,杨老板早早在车间等着。王轩把教授校订过的图纸递给他,“这批衣服,皇帝龙袍三套,百官朝服若干,锦衣卫甲胄二十套。面料我们自己去江南找。你们只管照图打样。”

百官朝服也不可能全部都做,毕竟不可能真的让几百个文武官员上朝,最多也就几十个。大伙换着穿,毕竟定制属实是有点贵了。

杨老板摸着图纸,连连点头,“这活儿复杂,但做出来肯定有质感。”

刘梁在一旁补充:“这不是普通电视剧,我们要打出大明气派。我们要的是真东西。”

王轩看着厂子里嗡嗡作响的缝纫机,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知道,这将是国产古装剧里头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明朝服饰复原。

“以后观众再说国产剧不讲究,那得先看看我们这部戏。”王轩压低声音对表舅刘梁说。

刘梁笑了笑,重重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