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男色误我,闷骚夫君太缠人 > 第188章 又凶残,又窝囊

第188章 又凶残,又窝囊(1 / 2)

随着昭明帝给魏渊的差事,越来越多,朝臣们不敢再轻视这位三皇子。

虽然魏渊依旧表现的有些不近人情,但基本礼数还在。

除了一个林青榕长袖善舞,能说会道,帮他在官员们的家眷那里,刷了不少好感。

还有一个,就是陆衡。

陆衡本不是科甲出身,但也算是在涿郡时候,就做了昭王的幕僚。

因此,昭王对这批涿郡就追随他的官员,十分重视。

提拔到京城后,给予任命,都是实职。

这个陆衡,也是极善游说。

“靖王殿下如今,已经算好的了!当初在涿郡时候,那真是每次回禀事情,都是一两个字地说,多一句话都难!各位大人们,虽然靖王殿下,表面看似冷漠,但人心底是极好的!”

“此话怎讲?”

“当初,我家境贫寒,曾欠过别人一笔债务。靖王殿下得知之后,就把这笔债务,替我还了不说,还让我安心做事,不用有后顾之忧。

甚至,也没有拿这样的事,来要挟我,为他谋什么私利。就冲这点儿,靖王殿下,人品是这个!”

陆衡竖着大拇指,把魏渊夸得是天花乱坠。

因他曾经执笔过数本杂书,所以在讲故事方面,十分在行。

于是,把魏渊在涿郡的丰功伟绩,绘声绘色,全都讲了一遍。

什么“灯会怒杀匪首”,什么“连挑十二山寨”,还有“单枪匹马收回渝关”之事,大肆宣扬。

于是,朝中一些中下级别的官员,与陆衡一样,出身寒门,在朝中没有依附的。

对魏渊大加赞赏,纷纷认定,这才是该追随之人!

·

陆衡这些故事,传来传去,竟然传到民间。

有好事者,将这些故事,编成话本,在民间广为流传。

林青榕还去茶馆听人讲这些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回来之后,还跟魏渊又讲一遍。

“听说魏三公子,在剿匪过程中,遇到一妙龄女匪,并与她打得火热。甚至在渝关之时,那女匪还深入狄人内部,救了魏三公子。说来也奇怪,那女匪竟与魏三公子露水姻缘一夜之后,消失不见了……”

林青榕手指轻点着魏渊的下巴,笑道:“你倒是跟我说说,那妙龄女匪,如今在何处?”

魏渊拿过桌上的铜镜,正对着林青榕。

“这不正在镜中?”

林青榕挑眉道,“我是匪?我偷什么,抢什么了?”

魏渊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胸前。

“心都被你偷了,还不算匪?”

“恶心!”

·

林青榕红着脸,将手抽回,抓着桌上的话本,晃了晃。

“你不让我压榨陆衡,不让我逼着他写话本。看看,现在这些,都是写得什么玩意儿?还不如我逼着他,多写几本好看的!如今这闲书,真是越来越难看!”

“你莫要为难他了!如今他在刑部,事务繁多,无暇再写这些闲书。”

林青榕眯起眼睛,“难不成,你觉得我闲得很,所以,每日净看这些闲书?”

魏渊将她搂紧,大笑道:“我哪敢如此想?夫人贤德,每日比我还要忙碌!”

他握住林青榕的手,轻轻揉捏着。

“不必那么忙,虽说事在人为,但最终结果,还是在父皇的一念之间。”

林青榕撇撇嘴,“那我就没办法了,你父皇偏心谁,反正我是看不出。听说你们三个,个个挨骂,倒是四弟挨夸了?”

“他刚接手,就做了江南海塘的大事。如今又兼着造海船的大事,做得都还算顺利。自然是有功在身,应该被夸。”

林青榕眼睛亮亮的。

“海船若是造好之后,是不是要下南洋?到时候,我的商队,能不能跟着一道过去?”

魏渊笑着点头,“你若是想,自然可以。”

·

魏渊这般名声大震,魏汌心中十分焦灼。

他主动提出,与魏渊喝酒谈事。

但魏渊正在天牢,审一桩谋逆大案。

这谋逆之人中,还有赵婉柔父亲的门生。

魏汌生怕牵连到自己,一直想找魏渊打听此事。

但魏渊实在忙碌,分身无暇,拒了几次。

魏汌气得不轻,在家中骂骂咧咧。

“我就知道,他早有别的心思!抓住这个由头,定然是要大作文章!你父亲倒好,教出个谋逆的学生来!”

赵婉柔哭着说道:“我父亲桃李满天下,学生又不是只有这一人!如今殿下您的肱骨之臣,大半出自我父亲书院。父皇也未说要牵连父亲,殿下何苦自扰呢?”

但魏汌偏偏多疑,总怀疑魏渊要陷害他。

然而等案子结了之后,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并未提及魏汌半个字。

但魏汌提心吊胆过了大半年,竟然大病了一场。

·

这期间,魏沨倒是与魏渊多次聚首,把酒言欢。

消息传到魏汌的耳朵里,他气得把药碗都砸了!

“我就知道,老三这是要跟老二勾结到一处了!”

赵婉柔劝不动,只得离得远远的,让魏汌成群结队的侍妾们,挨个去侍奉。

自己则把一颗心,全都放到了两个孩子身上。

大郎年岁渐长,念书识字,请的都是翰林院的名师。

一日,大郎无意间透露,教他念书的人是沈玉华。

魏汌气得又把大郎大骂了一场。

“他姓什么你忘了吗?沈贵妃的娘家就姓沈!他是老二的人!竟然让老二的人,过来教我儿子念书!真真是要把我儿子教坏,其心可诛!”

翰林院本来以为,沈玉华好歹也曾高中探花,又是长乐公主的驸马,由他去给大郎讲授功课,算是给足了魏汌面子。

没想到,魏汌偏偏疑心病重得很。

翰林院赶紧又换了一个新科进士,过来教授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