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等秦放说完,山子便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起身凑到秦放跟前道。
“这红绳和铜钱是给人参娃娃的。
红绳一系,人参娃娃就跑不掉了。
在我们赶山人里流传着俗话。
叫做红绳为引,鹿骨为锹,铜钱为魂,须整为魄,上敬乾坤,下拜魑魅。”
山子说完,便拿着红绳系在了人参枝叶的两侧。
然后拿起一旁的剪刀开始清理起旁边的杂草和小灌木,然后在用手剥开地表的落叶层。
秦放心说,原来这赶山里面的门道也这么多啊!
不再多想,蹲下身子也跟着一块儿忙活起来。
很快周围的杂物便全部清理干净,只留下人参在中间。
“差不多了秦老板,
打样子,其实就是判断地下人参的参形,这可是挖参里最关键的一步。
只要判断好,后面咱们才好挖,不然很容易把人参给毁了。”
说完,山子便开始细细观察起了人参茎秆的倾斜方向。
因为参的主体(芦头、艼)通常位于茎秆倾斜的一侧。
山子判断好方向之后,便用主纤子小心地插入土中,继续探查芦头(根茎)的位置和主根的走向、深度。
这一步,山子操作的非常小心仔细,秦放在旁看的也很认真。
心里都不由的给山子捏了一把汗。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山子经验也足,很快便摸清楚底下人参的大致范围。
之后他便在距离参体20厘米处开始垂直往下挖。
秦放也上前一起。
二人一前一后,速度也快。
听山子说,这个过程叫做开槽,要挖到能够看到人参的最底部才可以。
这种腐土倒也松软些。
二人一直向下,不多久便挖到了人参的最底部。
山子这边又换了另外的钎子,开始从芦头一点点的清理上面的泥土。
这一步也要非常仔细,而且要有耐心。
别看山子长的如此硬朗,此时的他就像是给病人做手术的医生,手法细腻又有准头。
这些可都是一朝一夕累计的出来的功夫活儿啊!
最后清理完成。
秦放就见人参下方所有的须根,已经全部从泥土之中分离出来,整个人参几乎悬空在土坑之中。
然后山子放下工具,用手托住底部,平稳的将整棵人参给请了出来。
别看整个过程说的容易,但是真的操作下来却非常不容易。
只见山子的额头都已经冒了汗了。
本以为这就算完了,可山子在取出人参之后,又在四周挖了不少的苔藓,将其覆盖到了人参上面,最后用树皮包裹,捆好。
山子说,苔藓可以为人参提供湿润的环境,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干枯。
最后他又将挖出来的泥土重新回填,踩实,再用杂草覆盖,整个过程才算是全部搞完。
“来,秦老板,你的人参!”
说着山子便将一整根人参递了过来,然后继续道。
“秦老板,您运气可真好。
根据我的判断,这根人参的芦头很长,芦碗也很密,说明其生长的年限最起码得20年以上了。
而且它的表皮呈现金黄色,纹理细腻,有紧实感,并且须根清疏柔韧。
这些都是品相好的显着特点。
我估计,这一根人参市场价应该在三万,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