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鸯单手擎枪指向赵云时,全场百姓的怒骂声浪几乎掀翻擂台——七十岁的赵云却笑了,那笑容像极了他五十年前在磐河畔初遇刘备时,轻轻抖落的枪花上挑着一缕阳光:“好,那便让老夫看看,未来是属于怎样的大胆。”
---
午后的阳光灼热,将长安中央擂台照得一片亮白。经过连番激战,第一届“子龙杯”的最终对决落下帷幕。
最大的黑马文鸯,以其匪夷所思的枪速、狂暴无匹的力量以及羚羊挂角般的灵巧,接连挑落名将之后赵统,又在与天才姜维的巅峰对决中,以一招险到毫巅的“回马穿云枪”刺中姜维护腕,惊险胜出!
当裁判高声宣布“本届‘子龙杯’魁首——文鸯!”时,全场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混杂着震惊与赞叹的欢呼!谁能想到,冠军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十五岁少年夺得!
天子刘禅龙颜大悦,亲自赐下金帛。丞相诸葛亮颔首微笑,眼中满是发现瑰宝的欣喜。
接下来,便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由武神赵云亲自颁发象征无上荣耀的“北伐先锋大印”,并承诺予以三日亲自指导。
赵云一身常服,缓步登台。虽年逾古稀,鬓发皆白,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目光温润中蕴藏着锋锐。他从侍从手中接过那方沉甸甸的金印,走向傲立台中央、意气风发的文鸯。
“少年人,后生可畏。”赵云声音平和,带着长者的嘉许,“此印予你,望你将来驰骋沙场,为国先锋,建功立业。”
然而,文鸯并未如众人预料的那般激动跪接。他看了一眼那金印,又抬眼直视赵云,嘴角勾起一抹锐利甚至带着几分轻狂的笑意。
“赵将军,”他声音清亮,穿透全场
“这印,我不要。”
此言一出,满场皆愕!欢呼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台上。
文鸯环视四周,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刚才还在为他欢呼的百姓和官员,朗声道:“我乃魏国人士,并非你蜀汉之臣。此番前来,不过是听闻蜀汉举办这‘子龙杯’,号称汇聚天下英豪,故特来一试深浅。原以为能见识赵云将军天下无双的枪法,可惜……”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失望,“一路行来,所谓高手,不过如此,实在令人失望。看来蜀汉,也不过是徒有虚名。”
“魏人?!”
“他是奸细!”
“狂妄小子!安敢如此!”
“拿下他!”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群情激愤,怒骂声、呵斥声四起!卫兵下意识地握紧了兵器,目光投向观礼台上的丞相和天子。姜维、赵统等败于其手的将领更是面现怒容。这已不是简单的胜负之争,而是上升到了国体尊严!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际,赵云却抬手,轻轻向下压了压。一股无形的气场扩散开来,奇异地让周围的喧嚣平息了几分。
他看着眼前这锋芒毕露、宛如一柄出鞘利剑的少年,眼中非但没有怒意,反而掠过一丝极为复杂的欣赏与追忆。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锐气,想起了长坂坡下的孤勇。
“武术之道,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何分国界?”赵云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海纳百川的格局,“你能来,便是缘。胜了,是你本事。这印,你受之无愧。”
文鸯显然没料到赵云会如此回应,怔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但少年的骄傲很快又占据了上风。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更加坚定:“赵将军气度,文鸯佩服。但我此行目的,并非为此金印,更非为求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