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的喧嚣还萦绕在耳边,屈正阳已经回到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载誉归国的他,没有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而是第一时间投入到新一轮的备战训练中。
清晨六点半,训练馆内已经灯火通明。屈正阳的身影出现在深蓝色的地胶上,开始了例行的热身训练。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仿佛一台精密的仪器在运转。
“阳哥,来得真早!”樊振东风风火火地跑进训练馆,额头上已经见汗,“我特意提前半小时来,结果还是比你晚。”
屈正阳完成一组拉伸动作,气息平稳:“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韩国公开赛下周就要开始,时间不等人。”
七点整,秦志戬教练准时出现在训练馆,手中拿着新制定的训练计划。所有队员迅速集合,气氛顿时严肃起来。
“正阳,恭喜你在中国公开赛夺冠。”秦志戬的目光首先落在屈正阳身上,“但胜利已经成为过去。接下来你要面对的是背靠背的赛事,韩国公开赛、新加坡大满贯,还有明年的亚运会。任务很重。”
屈正阳目光坚定:“明白,教练。”
“针对你目前的技术特点,我们制定了个性化强化方案。”秦志戬翻开战术板,“重点提升连续作战下的体能分配和关键分把握能力。你的国术乒乓体系已经初步成型,但现在需要更精细化的打磨。”
训练正式开始后,屈正阳直接启动了脑海中的【竞技分析系统】。
【系统指令:调取近期三场比赛数据,分析战术转换节点效率】
【数据接收中...中国公开赛决赛、半决赛数据已加载】
【分析结果:战术转换平均响应时间0.8秒,存在优化空间】
【优化方案:强化预判模块优先级,结合对手习惯球路,目标响应时间0.5秒】
【检测到技术漏洞:反手防御转正手抢攻环节存在0.1秒迟滞】
【修正建议:调整步伐衔接重心转换模式,优化发力链条】
一系列精准到毫秒的数据和建议涌入脑海,屈正阳立即在训练中加以实践。在与陪练队员的多球训练中,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断微调,追求极致。
“注意发力链条的连贯性!”秦志戬在场边指导,“要把传统武术的完全贯注到击球瞬间,但不是蛮力,是巧劲。”
屈正阳心领神会。在一个多拍相持中,他脚下步伐突然变化,身体如游龙般侧身让位,正手一板爆冲斜线大角,球带着强烈的旋转直扑对方球台死角。
“这球太快了!”陪练队员无奈摇头,“根本预判不到落点。”
樊振东在场边看得目瞪口呆:“阳哥,你这国术乒乓真是越来越邪乎了。刚才那个侧身步伐,怎么看都不像正常乒乓球动作。”
屈正阳擦了擦汗:“还在摸索阶段。传统武术中的身法步伐,确实能给乒乓球带来新的可能。”
训练间隙,樊振东凑过来,看着屈正阳刚刚完成的一组极其刁钻的多点组合球练习,咂舌道:“阳哥,你这训练量,看得我肝儿颤。刚比完赛,不放松一下?”
屈正阳拿起毛巾擦汗,眼神锐利:“放松?对手可不会放松。奥恰洛夫在韩国公开赛等着复仇,其他选手也在研究我的打法。只有把训练场当成赛场,才能把赛场变成自己的主场。”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一丝内敛的锋芒。樊振东闻言,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认真地点了点头。
中午休息时,屈正阳收到刘亦菲发来的消息:
「前面一些拍摄差不多了,现在在边拍摄,边上茶道课了,老师夸我学得快:)」
后面附了一张她正在学习茶艺的照片,素手执壶,姿态优雅。
屈正阳回复:
「很有赵盼儿的感觉。期待成片。」
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训练很顺利,下周去韩国比赛。」
刘亦菲很快回道:
「加油!记得按时吃饭,别太累。」
简单的交流,却让训练带来的疲惫消散不少。屈正阳发现,这种互相支持、彼此理解的感觉,确实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