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别总盯着股票,也注意休息。”屈正阳叮嘱道,他知道陈宇最近为了欧洲市场的事,经常熬夜。
“放心,我心里有数。”陈宇笑着说,“你们比赛的时候,我会在现场给你们加油,还带了咱妈做的酱菜,到了那边给你们寄过去,换换口味。”
登机广播响起,队员们拿着登机牌,准备登机。球迷们在登机口外挥舞着国旗,大喊:“中国队加油!屈哥加油!”屈正阳回头,对着球迷们挥了挥手,心里充满了力量。
飞机缓缓升空,透过窗户,屈正阳看着渐渐变小的北京,心里默默念着:等着我,一定把冠军带回来。旁边的樊振东已经开始看对手分析手册,时不时跟他讨论:“阳哥,你说日本队的双打,咱们是不是可以重点打丹羽孝希的正手?系统说他正手衔接慢。”
“可以试试,到了训练馆咱们练几组,看看效果。”屈正阳点头,也拿出手册,翻到德国队的页面,仔细看着波尔的最新比赛数据。
飞机飞行平稳后,屈正阳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脑海里过着双打战术的细节——和马龙配合时,怎么应对波尔的反手快撕,怎么抓住弗朗西斯卡的近台弱点。他知道,团体赛比单打更考验团队配合,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
不知过了多久,飞机开始降落。透过窗户,布鲁塞尔的轮廓渐渐清晰。屈正阳整理好衣服,拿起运动包,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他知道,真正的硬仗,就要开始了。
走出机场时,布鲁塞尔的空气带着一丝湿润的凉意。当地的经销商已经举着“欢迎中国乒乓球队”的牌子在等候,旁边还有几个当地的乒乓球爱好者,举着中国队的国旗。“屈先生,欢迎来到布鲁塞尔!”经销商热情地走上前,和屈正阳握手。
“谢谢,麻烦你们了。”屈正阳回答。
乘车前往训练馆的路上,经销商介绍道:“训练馆已经准备好了,设备都是最新的,还特意给你们调了球台的弹性,适应潮湿天气。另外,明天会有当地的媒体来采访,主要想了解你们的备战情况。”
“采访没问题,别耽误训练就行。”秦志戬教练说。
到达训练馆时,天色已经擦黑。屈正阳和马龙先去试了试球台,果然因为潮湿,球速比国内慢了一点。“得调整下击球力度,”马龙说,“刚才那记正手弧圈,要是在国内肯定得分,在这里就差点。”
“嗯,多打几组就能适应。”屈正阳点头,拿起球拍,练了一组“崩拳爆冲”,调整着发力的力度,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训练结束后,回到酒店,屈正阳打开手机,刷了刷热搜,#屈正阳出发世乒赛团体赛#的话题已经有了3亿阅读量,粉丝们纷纷留言:“屈哥一路平安,好好备战!”“期待团体赛夺冠,实现大满贯!
屈正阳笑了笑,关掉手机。他知道,不管有多少人关注,最终还是要靠赛场上的实力说话。他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好好休息,明天开始,全力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