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8日,距离奥运会选拔赛结束已过去3天。京城国家队训练馆里,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只是空气中多了几分即将出征里约的期待与紧张——屈正阳最终以3-2的比分险胜马龙,拿到了通往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第二张男单门票,整个国乒队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归队当天,屈正阳刚走进训练馆,就被队员们围了上来。樊振东第一个冲过来,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阳哥!你太牛了!半决赛那场决胜局,你顶着伤打出的那记“崩拳”爆冲,简直帅炸了!”
“就是啊阳哥,你那步法,我到现在都没琢磨明白怎么回事!”许昕也笑着凑过来,手里拿着战术板,“快给我们讲讲,你当时是怎么预判到龙队的回球落点的?”
屈正阳笑着推开樊振东,揉了揉依旧缠着护腕的手腕:“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平时练得多,加上一点点运气罢了。”
“别谦虚了!”马龙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没有丝毫失落,反而满是欣慰,“你赢得心服口服,那场比赛,你配得上胜利。到了里约,咱们一起加油,把金牌拿回来!”
“一定!”屈正阳重重地点头,看着马龙真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场比赛,没有失败者,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秦志戬拿着集训计划表走过来,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好了好了,别围着了,都过来开会!接下来的一个月,咱们要进行封闭式集训,针对里约奥运会的对手,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屈正阳、马龙、张继科,你们三个作为单打主力,要重点训练对日本、德国选手的战术。”
队员们立刻安静下来,围坐在战术板前。秦志戬指着屏幕上的对手资料:“首先是日本队的水谷隼,他的反手快撕很有特点,球速快、落点刁,你们要重点训练反手接侧旋的技巧;还有德国队的波尔,他的正手进攻很强势,你们要注意控制节奏,打乱他的进攻节奏。”
屈正阳认真地听着,手里拿着笔,在战术板上记录着重点。系统界面弹出“对手分析”:“水谷隼近期训练数据:反手快撕成功率78%,每三次进攻后会有一次变线;波尔近期训练数据:正手进攻球速182k/h,落点多在正手小三角”。
虽然系统已经满级,且里约奥运会后不再罗列技能,但这种关键的对手分析,依旧能帮他精准把握对手的弱点。他知道,到了里约,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比赛的胜负,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接下来的集训,队员们都拼尽了全力。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训练馆时,就能看到队员们热身的身影;直到深夜,训练馆里依旧灯火通明,乒乓球撞击球台的声音此起彼伏。
屈正阳的手腕伤势还没有完全恢复,秦志戬特意给他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以技巧和步法训练为主,减少力量输出。但他依旧没有放松,每天都会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重点训练“玉女穿梭”步法和“炮拳”轻冲,力求在不加重伤势的情况下,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这天下午,训练馆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青训基地的孩子们,在屈正峰的带领下,来观摩国家队的训练。屈晓萌也在其中,她穿着红色的训练服,手里拿着量子球拍,眼睛里满是崇拜。
“哥!”看到屈正阳,屈晓萌立刻跑了过来,“我们来看看你们训练,教练说,让我们向你们学习。”
“好啊!”屈正阳笑着点头,拉着妹妹的手,走到训练馆中央,“来,哥教你一个新动作,“炮拳”轻冲,这个动作很适合你,既能节省体力,又能打出刁钻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