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屈晓萌用力点头,举起小小的拳头,“我每天都练“玉女穿梭”步法,肯定能做到!”
看着妹妹坚定的眼神,屈正阳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拿出手机,给陈宇打了个电话:“姐夫,帮我给青训基地的每个孩子,定制一套专属的训练计划,根据他们的年龄和身体素质来做,一定要细致。”
“放心,我已经让团队在做了。”陈宇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对了正阳,有个紧急情况——‘大和体育’那边有新动作,他们通过海外媒体,发布了一篇‘量子球拍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章,虽然阅读量不高,但已经有几家欧洲经销商来询问情况了。”
屈正阳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姐夫,你让公关团队立刻发布声明,附上国际乒联的检测报告,证明量子球拍的安全性。另外,让技术团队把量子球拍的研发过程做成纪录片,今晚就发到网上,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的技术是实打实的,不是他们能抹黑的。”
“好,我马上安排!”
挂了电话,屈正阳看着不远处正在和小朋友们玩耍的屈晓萌,心里的怒火渐渐平息。他知道,对手越是抹黑,越是说明他们害怕国术乒乓的崛起。这些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终究是不堪一击。
下午,一家人准备离开基地时,孩子们纷纷跑到门口送行。那个和屈正阳对打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幅画,塞到他手里:“阳哥,这是我画的你,你拿着球拍的样子,特别帅!”
屈正阳接过画,画面虽然稚嫩,却清晰地画着一个穿着红色运动服的人,手里拿着量子球拍,站在领奖台上,胸前挂着金牌。他眼眶微微发热,揉了揉小男孩的头发:“谢谢你,这幅画,我会好好珍藏。”
车子驶离基地时,孩子们还在门口挥手大喊:“阳哥,加油!我们等着看你拿奥运金牌!”
屈正阳回头看着越来越小的身影,握紧了手里的画。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仅是个人的梦想,更是这些孩子的期待,是国术乒乓的未来。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屈晓雅忙着处理公关事宜,陈宇则在一旁协助她;屈正峰在整理青训基地的训练数据;屈建国和李慧兰在厨房准备晚饭;屈晓萌则拿着画,在客厅里仔细地裱起来。
屈正阳走到阳台,拿出手机,给秦志戬发了条消息:“秦指导,明天我想加练两个小时,重点练反手接侧旋,麻烦您帮我安排一下发球机。”
很快,秦志戬回复:“好,我已经让工作人员准备了,注意手腕,别太拼。”
放下手机,屈正阳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一片平静。假期的家庭时光,像是一剂良药,抚平了他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他知道,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有孩子们的期待,有国术乒乓的精神在,他就永远不会退缩。
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新闻里播放着国术资本发布的量子球拍研发纪录片,画面里,研发人员熬夜攻关的场景,工人师傅精心打磨球拍的细节,孩子们拿到新球拍时的笑脸,一一展现在眼前。
“哥,你看!这是咱们的基地!”屈晓萌指着电视屏幕,兴奋地大喊。
屈正阳笑着点头,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国术乒乓会走向更远的地方,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乒乓的力量。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短信,依旧是那个“老对手”发来的:“别以为有家人和孩子的支持就能赢,选拔赛上,我会让你亲眼看到,什么叫绝望——你的球拍,保护不了你。”
屈正阳盯着短信,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没有回复,只是拿起桌上的量子球拍,轻轻挥动了一下。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球拍上,泛着冷冽的光泽,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