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苏州的梅雨季节带着几分潮湿,却丝毫没有冲淡世乒赛团体赛的热烈氛围。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体育馆外,随处可见挥舞着国旗的球迷,“中国乒乓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馆内,国家队队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乒乓球撞击球拍的声音清脆而密集,透着决战前的紧张与期待。
屈正阳穿着红色训练服,正和马龙进行双打配合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集训磨合,两人的配合早已炉火纯青——马龙的台内控短精准如手术刀,总能将球送到最刁钻的位置;屈正阳的“玉女穿梭”步法灵动如风,“崩拳爆冲”势如惊雷,每一次进攻都让陪练难以招架。
“好球!”秦志戬教练在场边大喊,手里的战术板上,“双打配合成功率95%”的字样格外醒目,“这个状态保持下去,就算是波尔和奥恰洛夫来了,也不是你们的对手!”
屈正阳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接过樊振东递来的水:“谢了振东,你恢复得怎么样了?”
樊振东笑着活动了一下膝盖:“早就没事了!刚才看你和龙队的配合,简直太默契了,我都想赶紧上场和你们一起练了!”
这时,许昕走过来,拍了拍两人的肩:“别光顾着聊,快来练团体对抗赛了!秦指导说,今天要模拟决赛对阵德国队的场景,咱们好好练练战术配合。”
很快,队员们分成两组,模拟中国对阵德国的团体赛。第一盘,马龙对阵波尔(陪练模拟),凭借精湛的台内控短和灵活的步法,3-1获胜;第二盘,张继科对阵奥恰洛夫(陪练模拟),同样3-1拿下;第三盘,屈正阳和马龙搭档双打,对阵波尔/奥恰洛夫(陪练模拟)。
双打比赛开始,马龙率先发球,精准摆短至“波尔”反手位。“波尔”反手快撕,屈正阳立刻启动“玉女穿梭”步法,侧身“崩拳爆冲”,球速196k/h,直奔“奥恰洛夫”正手死角!
“1-0!”
接下来的比赛,两人配合默契,攻防转换行云流水。马龙总能提前预判对手的回球路线,用精准的控短为屈正阳创造进攻机会;屈正阳则抓住每一个进攻机会,“崩拳爆冲”屡屡得手,偶尔还用“炮拳”轻冲控制节奏。陪练们虽然拼尽全力,却还是难以抵挡两人的攻势,很快就以0-2落后。
第三局,陪练们调整战术,加强了反手进攻,试图打乱两人的节奏。比分一度追到10-10,局点交替!
关键时刻,马龙发球,故意将球回至“波尔”正手小三角。“波尔”仓促挑打,屈正阳抓住机会,“玉女穿梭”步法极限移位,反手快带变线至“奥恰洛夫”反手位!“奥恰洛夫”扑救不及,球落地!
“11-10!”
下一球,“奥恰洛夫”反手快撕,马龙用“如封似闭”卸力后,快速将球回至对方中路。屈正阳侧身“崩拳爆冲”,球擦着边线落地!
“12-10!第三局胜!”
3-0!屈正阳和马龙直落三局,拿下双打比赛!
训练结束后,秦志戬教练召集队员们开会。“今天的模拟对抗赛打得很好,尤其是屈正阳和马龙的双打,配合越来越默契了。”秦志戬满意地点点头,“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在关键分上,咱们的心态还要更稳一点;在应对对手的突然变线时,步法启动还要再快一点。”
他看向屈正阳:“正阳,你今天的“崩拳爆冲”打得很出色,但在对阵反手防守强的对手时,可以适当增加“炮拳”轻冲的使用率,打乱对手的防守节奏。”
“好的秦指导,我记住了。”屈正阳点头,将教练的建议记在心里。
会议结束后,队员们各自散去,屈正阳却留在训练馆,对着发球机反复练习“炮拳”轻冲。樊振东走过来,坐在一旁看着他:“阳哥,你也太拼了吧?都训练一天了,歇会儿吧。”
屈正阳擦了擦汗:“还有几天就比赛了,多练一点是一点。你也别闲着,过来帮我捡球,顺便看看我的动作有没有问题。”
樊振东笑着站起来:“行!谁让你是我哥呢!”
两人一边训练,一边聊天。“阳哥,你说赵卫东会不会真的来苏州捣乱啊?”樊振东语气里带着担忧,“我听说他被保释后,一直在苏州赛场附近活动,还经常和外媒记者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