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台时,秦志戬教练拍着他的肩,语气里满是欣慰:“说得好!这才是中国乒乓新生代该有的样子!”
樊振东挤过来,盯着奖杯眼睛发亮:“阳哥!这奖杯也太帅了!以后我也要拿一个!”
屈正阳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好好练,你肯定可以。”
盛典结束后,屈正阳刚走出场馆,就被记者们围住。“屈正阳,恭喜你获得年度最佳运动员!这个奖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责任。”屈正阳语气坚定,“就像我在发言里说的,这是起点,不是终点。接下来我会更专注于世乒赛备战和青训计划,不辜负这份荣誉。”
“有消息称,世乒赛新增的神秘海外选手已经抵达国内,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你对此有什么准备?”
提到神秘选手,屈正阳眼神锐利了几分:“不管对手是谁,我的准备只有一个——练到最强,赢下比赛。乒乓球场上,实力才是唯一的话语权。”
“青训计划已经启动,你作为技术总指导,有什么具体规划?”
“首先是把‘国术乒乓’的基础技术编成教材,让更多基层教练掌握;其次是选拔有潜力的孩子,进行系统性培养,争取为国家队输送更多人才。”
一番回答既硬气又条理清晰,记者们纷纷点赞。离开采访区时,姐姐屈晓雅和姐夫陈宇走过来,屈晓雅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照片:“正阳,你刚才发言的样子太帅了,这张照片必须裱起来!”
陈宇则递过手机:“刚收到消息,神秘选手的身份有了点线索,好像是早年移居海外的华裔选手,师从一位退役的国乒教练,技术风格确实和你有点像。”
屈正阳接过手机,看着上面的模糊资料,眉头微蹙。他在脑海中对系统下达指令:“扫描该神秘选手已知信息,生成初步技术特点分析。”
系统界面在意识中弹出:
“神秘选手:暂无名讳(华裔)”
“已知信息:师从退役国乒教练,擅长快攻结合弧圈,步法灵动(疑似融合传统武术元素),近三年在欧洲赛事胜率82%”
“初步应对建议:1.强化“玉女穿梭”步法的变向能力,应对其灵动走位;2.提升“崩拳爆冲”的突然性,打破其节奏预判”
“看来是个劲敌。”屈正阳关掉界面,语气却透着期待,“越强的对手,越能激发潜力。”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屈正阳把“年度最佳运动员”奖杯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之前的四冠奖杯和技术创新奖证书。他看着这一排荣誉,握紧了拳头——新的一年,新的挑战,世乒赛的战场在等着他,神秘对手的较量在等着他,“国术乒乓”的未来也在等着他。
这时,手机再次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年度最佳只是开始,世乒赛上,我会让你知道,‘国术乒乓’不是你一个人的专利。”
屈正阳盯着短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回复:“随时奉陪,球台上见真章。”
窗外的京城夜色璀璨,屋内的灯光下,少年的眼神比星光更亮。他知道,一场关于“国术乒乓”传承与较量的硬仗,已经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