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5日,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在河北正定拉开帷幕。开幕式当天,屈正阳刚走进体育馆,就被一群记者围了上来。
“屈正阳,这是你里约奥运会后的第一个正式比赛,目标是不是冠军?”
“听说你投资了互联网公司,会不会影响训练状态?”
“‘国术乒乓’的打法这次会有新变化吗?”
屈正阳接过话筒,眼神坚定,语气沉稳:“我的目标从来都是冠军,不管什么比赛。投资的事都安排在业余时间,不会影响训练。至于打法,大家到时候看比赛就知道了。”他顿了顿,补充道,“这次比赛我会用‘乒乓智库’的数据分析辅助备战,希望能探索出更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国家队提供参考。”
记者们立刻炸开了锅,纷纷追问“乒乓智库”的细节。屈正阳却不再多言,转身走进运动员通道,留下一群意犹未尽的记者。
“阳哥,你刚才太帅了,几句话就把记者打发了。”樊振东推着轮椅跟在后面,语气里满是佩服。
“跟记者废话没用,用成绩说话最实在。”屈正阳换上比赛服,胸前的国旗格外鲜艳,“第一场对手是金敏赫,系统分析他的生胶反手很难缠,你帮我盯着点他的发球旋转。”
下午两点,屈正阳的第一场比赛正式开始。金敏赫的反手生胶果然名不虚传,球落地后几乎不转,还带着诡异的侧滑,屈正阳开局就吃了两个发球,0:3落后。
“别急,用逆旋转接发球,手腕放松。”樊振东在教练席喊道,手里还拿着平板电脑记录数据。
屈正阳深吸一口气,打开系统。屏幕上弹出“实时战术建议”:“金敏赫发球旋转强度:左侧旋(弱),落点:正手短球,建议:逆旋转摆短,逼其正手”。他按照提示接发球,果然成功回球,金敏赫正手抢攻失误,1:3。
接下来的比赛,屈正阳完全掌握了节奏。每当金敏赫用反手弹击,他就用太极卸力将球回到底线,逼对方大范围移动;对方正手进攻时,就突然变线到反手空档。最终以11:7、11:8、11:6直落三局,轻松赢下首战。
赛后回到休息室,秦志戬教练递给他一瓶水:“打得不错,尤其是接发球的调整很快。明天对阵刘洋,他的直板反手对你是个考验,晚上好好看系统分析的对手数据。”
晚上,屈正阳在宿舍反复观看刘洋的比赛视频,系统自动生成趋势图:“刘洋近五场比赛:反手弹击成功率78%→85%,正手防守失误率12%→8%,状态呈上升趋势”。他点开模拟对抗,针对刘洋的反手弹击练了二十组接发球,直到系统提示“应对成功率提升至82%”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