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应急步专家(核心救球)
-“马踏飞燕86/100”(0.05秒启动)、“金鸡食米82/100”(82%成功率)
“系统提示:是否生成“韩国男双组合李尚洙/郑荣植”模拟训练模型?模型将还原其反手快撕(190k/h)、正手快带(误差0.3厘米)技术特征。”
“生成。”屈正阳在心里确认,眼前的训练球台旁瞬间浮现出两个虚拟人影——正是李尚洙和郑荣植的技术模型,动作细节和真实比赛里一模一样。樊振东凑过来,眼睛一亮:“这就是你说的系统模拟?也太像了吧!”
“试试衔接。”屈正阳走到发球区,用“钻拳”发球,虚拟李尚洙反手快撕190k/h,屈正阳卸力回防,樊振东顺势快拨,虚拟郑荣植想正手快带,却被樊振东的快拨打乱节奏,球出界,“1-0!”
“爽!”樊振东攥了攥拳,“这个模拟能实时调整节奏,比陪练员还精准。”两人连续练了20组,衔接间隙从0.008秒缩短到0.007秒,系统提示“双打衔接熟练度提升,应对韩国组合胜率从85%升至90%”。
上午9点,秦教练带着技术分析报告过来,手里还拿着马龙的比赛录像:“正阳,男单1/8决赛对马龙,他的中远台相持误差≤0.2厘米,正手爆冲192k/h,你得重点练“炮拳”的中远台衔接,还有“如封似闭”的卸力效率,至少要到93%才能扛住他的进攻。”
屈正阳接过平板,点开录像——马龙的正手爆冲果然凌厉,球路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他再次召唤系统:“扫描马龙中远台技术,生成应对方案。”
“系统提示:扫描完成,生成马龙应对方案1/3:1.马龙正手爆冲前,左肩会下沉0.5厘米(信号),提前0.003秒启动“玉女穿梭”步法;2.“炮拳”爆冲速度提升至194k/h,抵消马龙的相持压制;3.中远台相持时,用“横拳”侧旋搓球,每3拍变一次线,打乱其节奏。”
“这个信号有用!”秦教练凑过来看系统提示,“之前我们分析了10场录像都没发现这个细节,系统比教练组还细。”屈正阳笑了笑,没多解释——系统的扫描功能,本就是他的秘密武器。
中午休息时,屈正阳打开股票APP,用系统扫描最近的股市趋势——之前靠系统分析,他买的几只科技股已经涨了20%。系统提示“某新能源股未来一周涨幅预计15%,建议加仓”,他果断操作,加仓50万——这是他用比赛奖金和之前的收益凑的,性格里的果断在炒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不拖泥带水。
手机震动,是妈妈李慧兰发来的微信,附带一段晓萌的视频:小丫头穿着迷你乒乓球服,对着电视里屈正阳的比赛视频练“劈拳”,动作稚嫩却认真,配文“姐姐说哥哥要打马龙,我练好了帮哥哥加油!”屈正阳笑着回复“等哥哥赢了,给你带德国的巧克力”,心里的暖意驱散了混双失利的阴霾。
下午2点,全队去场馆适应场地,刚走进训练区,就看到马龙在练发球。两人对视一眼,马龙笑着招手:“屈正阳,明天比赛好好打,让我看看你的国术乒乓到底有多厉害。”
“一定。”屈正阳点头,语气不卑不亢——面对马龙这样的传奇选手,他没有丝毫怯场,反而充满斗志。两人简单交流了几句,马龙提到“明天会用新的中远台组合技”,屈正阳心里一凛,立刻记住这个信息。
回到酒店,屈正阳加练了1小时“如封似闭”,卸力效率从92%提到93%,“炮拳”速度也稳定在194k/h。系统面板上,经验值涨到6420+80(训练提升)=6500/,“炮拳”熟练度从91/100涨到92/100。
他站在窗边,看着杜塞尔多夫的夕阳,手里握着球拍——明天,既要打好男单对马龙的硬仗,还要确保男双的准备不落下。双线作战虽然累,但他知道,这是通往冠军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