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练反手变线的假动作识别。第一球,小李反手快拨,手腕转0.2圈(假变线)!屈正阳盯着他的手腕,没看到预想中的0.5圈转动,立刻防反手,球落在小李反手空当,“1-0!”第二球,小李手腕转0.5圈(真变线)!屈正阳提前向正手移位,防住后爆冲,“2-0!”可第三球,小李故意转0.3圈——不上不下的幅度,屈正阳没判断准,球擦着球拍边缘落地,“2-1!”
“别只看手腕,看他的手肘!”秦教练喊,“真变线时手肘会抬1厘米,假变线不会!”屈正阳立刻调整,第四球,小李转0.3圈+手肘不动——假变线!他防反手,“3-1!”第五球,小李转0.5圈+手肘抬1厘米——真变线!他防正手,“4-1!”练到第30球时,他的信号识别成功率稳定在95%,小李笑着说:“你现在比王浩自己还了解他的假动作,资格战要是再遇到他,他肯定输。”
屈正阳愣了愣,才想起资格战1月中旬已经打完,自己3-0赢了王浩,现在是备战世锦赛。“是世锦赛要是遇到类似的对手,”他纠正道,心里却忍不住想起晓萌贴在房间墙上的画——画里自己举着世锦赛资格证,旁边写着“2013年一起赢”,嘴角不自觉上扬。
傍晚:与樊振东的对练——从“恢复”到“实战”
4点半,樊振东突然走到3号球台旁,手里拿着球拍:“恢复得差不多了吧?来对练一局,我模仿王浩的战术,给你加加难度——正手爆冲提到185k/h,反手变线的假动作幅度再小一点,怎么样?”
屈正阳求之不得,他刚好想试试新胶皮在高强度对抗中的表现。秦教练搬来测速仪和记分牌,笑着说:“按11分制来,赢的人晚上加鸡腿,输的人跑5000米!”
第一局开始,樊振东发球,侧旋短球压屈正阳反手,手腕故意转0.2圈(假变线)!屈正阳防反手,快撕回球182k/h,“1-0!”第二球,樊振东正手爆冲185k/h,屈正阳卸力后爆冲,“2-0!”第三球到第七球,樊振东连续用假动作骗分,比分追到4-3,“你这假动作比王浩还狠!”屈正阳擦了擦汗,心里却更兴奋——这种高强度的博弈,才能让技术恢复得更快。
第八球,樊振东反手快拨+手腕转0.5圈+手肘抬1厘米(真变线)!屈正阳启动“玉女穿梭94/100”步法,向正手移位,防住后爆冲,“5-3!”第九球,樊振东正手爆冲失误,“6-3!”第十球,屈正阳用“劈拳+炮拳”组合技爆冲192k/h,球擦着边线落地,“7-3!”
比分慢慢拉开到10-8,屈正阳拿到局点!可樊振东突然发力,第十一球反手变线得分,“10-9!”第十二球,正手爆冲得分,“10-10!”——关键分!
训练馆里的其他队员都围了过来,张继科喊:“正阳,用必杀技!让他知道什么是‘太极刺客’!”樊振东也笑着说:“别藏着了,我倒要看看你资格战赢王浩的必杀技有多厉害!”
屈正阳深吸一口气,启动“凝神”状态——视野里只剩下樊振东的手腕和手肘。樊振东发球,侧旋短球压反手,然后反手快拨+手腕转0.5圈+手肘抬1厘米(真变线)!屈正阳预判到他的动作,提前向正手移位,用“如封似闭100/100”卸力后,立刻衔接“劈拳+炮拳”组合技,192k/h的爆冲直奔樊振东反手空当!樊振东仓促伸拍,球下网,“11-10!”
还没等大家欢呼,樊振东立刻发球:“还没赢呢!得领先2分才算赢!”这一次,他发球后直接正手爆冲185k/h,屈正阳卸力后轻挑回樊振东反手小三角——樊振东回球偏高,屈正阳抓住机会,再次爆冲得分,“12-10!”
“赢了!”晓萌的声音突然从训练馆门口传来——原来是妈妈带她来送晚饭,刚好看到最后一分。屈正阳走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保温桶,里面是鸽子汤的香味:“妈,您怎么来了?”“怕你训练晚了没饭吃,就带过来了,”妈妈笑着说,“刚才那球太厉害了,比电视上资格战的还精彩!”
训练结束:数据与期待
傍晚6点,屈正阳收拾好装备,打开系统面板——经验值5100/+20(全天训练)=5120/,等级14级,“八卦走转·马踏飞燕”从66/100涨到67/100,完全符合秦教练的控制要求。他看着面板上的技能数据,又摸了摸口袋里晓萌塞给他的小纸条——上面写着“哥哥,世锦赛要加油,我画了新的加油画”,心里满是坚定。
走出训练馆时,夕阳正斜照在训练馆墙上的“为国争光”四个大字上,金色的光芒洒在他身上。屈正阳想起秦教练刚才说的话:“春节后恢复得不错,下周开始练世锦赛对手的战术,波尔、丹羽孝希、柳承敏,一个都不能放过。”他握紧球拍包,心里想着:资格战的“无敌之旅”只是开始,世锦赛的舞台,才是真正证明国术乒乓的地方。每一次0.001秒的进步,每一次1分的争夺,都是通往冠军的台阶——他不会让家人和队友失望,更不会让“太极刺客”的名字,在世界乒坛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