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不可怕,怕的是被失误困住。”秦教练关掉录像,目光落在屈正阳身上,“你能和张继科打满七局,说明技术没问题,现在要做的是把注意力拉回训练,把决赛的失误变成经验,而不是负担。”
这番话点醒了屈正阳——他一直纠结于决赛的输和股票的涨跌,却忘了最该做的是通过训练提升自己,只有技术更强,才能在下次比赛赢回来;只有专注主业,投资才有意义。
三、自我调整:文艺角画画与系统模拟,找回专注
晚上,屈正阳没直接回宿舍,而是去了训练馆的文艺角——这里挂着他之前画的乒乓球步法图,墙角的画架上还放着他的画笔和颜料。他拿出画纸,蘸取黑色颜料,开始画一场乒乓球比赛的场景:球台中央,两名运动员正在激烈对抗,其中一人的步法带着八卦掌的影子,观众席上的欢呼声仿佛能透过画面传出来。
画笔在纸上滑动,他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画画是他缓解压力的方式,也是他对乒乓球热爱的另一种表达。画到最后,他在画面角落写了两个加粗的字:“专注”,既是提醒自己,也是对接下来训练的承诺。
回到宿舍,他打开国术乒乓系统,界面弹出提示:【检测到宿主训练专注度不足(65%),可消耗40点经验值开启“专注训练”模拟,提升专注度与技术稳定性】。当前经验值1200\/1500(衔接165章结尾数据),消耗40点后剩余1160点,他果断选择“开启”。
虚拟赛场中,秦教练的虚拟形象站在对面,喂球的节奏与现实中一模一样。屈正阳专注于每一个球的旋转——正手劈拳劲时腰腹发力,反手快撕时手腕放松,太极卸力时沉肩稳腰,完全忽略外界干扰。训练结束后,系统提示:【训练专注度提升至90%,技术动作稳定性+8%,反手快撕衔接效率+5%】。
四、恩师指导:找到调整方向,重拾信心
睡前,屈正阳给王建军教练打了个电话——王教练是带他进八一队的恩师,也是最了解他的人。电话里,他把最近的状态起伏和盘托出,包括股票分心、决赛阴影的影响。
王教练听完,温和地说:“状态起伏是运动员的常态,重要的是找到调整的方法。你可以试试每天训练前冥想10分钟,把脑子清空,只关注呼吸,这样能提升专注力;另外,把决赛的失误点写成战术笔记,每天看一遍,不是为了记住遗憾,而是为了提醒自己下次怎么改进——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只要把心收回来,肯定能调整好。”
挂了电话,屈正阳心里的愧疚和迷茫渐渐消失。他打开笔记本,在“训练计划”赛失误战术笔记;3.训练时将手机交队友保管,避免看股票分心。”
躺在床上,他摸了摸床头的球拍——拍柄上的吸汗带纹路仿佛在提醒他,乒乓球才是他最热爱、最该专注的事。他不再想股票的涨跌,也不再纠结决赛的失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明天开始,专注训练,把状态找回来,为即将到来的队内对抗赛做好准备。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笔记本上“专注”两个字上,仿佛也在为他加油——只要专注于当下,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无论是训练还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