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个感觉。”王建军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缓和,“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最终名单上。对手是林浩,他的反手,比你今天遇到的任何一球都更快、更转。你的‘根’,能不能顶住他的‘拧’,决定了你能不能留在台上。”
压力,化作了实质的动力。屈正阳用力点头。
三、名单公布与暗流升级
晚饭前,八一队集训中心的公告栏前围满了人。省队交流表演赛的最终名单,正式公布。
红头文件上,屈正阳的名字,赫然列在男子单打出场序列,他的对面,正是“林浩(省队)”。樊振东则对上了省队的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
“阳哥,看到了吧,针尖对麦芒。”樊振东凑过来,压低声音,“我刚打听到更确切的消息,这个林浩,狂得很。在省队放话,说要‘掂量掂量八一新星的分量’,指名道姓要打出碾压局。”
屈正阳看着那个名字,内心非但没有畏惧,反而升起一股灼热的战意。前世江湖,他最不怕的就是挑战。他需要这样的对手,来检验这一个月在地狱熔炉中淬炼出的锋芒。
“他想掂量,就让他好好掂量。”屈正阳的声音平静,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四、最后的打磨与亲情慰藉
最后的备战日,训练不再追求极限强度,而是专注于技战术的精细打磨和状态的调整。王建军亲自陪着屈正阳和樊振东看省队的比赛录像,一帧帧分析林浩和其队友的技术特点、习惯线路。
“林浩的反手拧拉是他的杀手锏,启动快,旋转强,落点刁。但他正手位的短球处理相对平庸,步伐横向移动偏慢。”王建军用激光笔点着屏幕,“正阳,你的战术核心,就是用发球和控短,锁死他的正手,逼他用不舒服的方式回球,然后……用你的‘根’和‘弹’,攻击他的反手位大角度!”
战术意图明确,但执行起来需要极精确的控制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深夜,屈正阳在空荡的副馆里,加练发球。他不再追求力量,而是追求极致的旋转和落点。每一个球出手,他都想象着林浩站在对面,会如何应对。
回到宿舍,他收到了一条长长的家庭短信。母亲李慧兰絮叨着家常,父亲屈建国言简意赅地让他“稳住心神”。最后,是妹妹屈晓萌用语音发来的一段话,小家伙用稚嫩却无比认真的声音说:“哥哥!加油!打败所有对手!我的床头给你留了位置放徽章!”
听着妹妹的声音,屈正阳脸上露出了踏入八一队以来,最温暖、最放松的笑容。这笑容驱散了所有疲惫,将他的斗志燃烧至最旺。
他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距离,看到那座即将成为战场的体育馆。
明日,锋芒初试,即为荣誉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