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形意拳的“三盘”理念与乒乓球技术对应:
·下盘(腿、足):乒乓球快速移动和支撑发力的根基。
·中盘(腰、胯):力量的枢纽,协调上下,生成旋转和爆发的核心。
·上盘(肩、臂、手):最终执行击球动作的末端,要求放松而精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三盘”的力在传递过程中,于腰胯处总有滞涩,无法圆融贯通。他尝试在空挥时,将意识完全集中在腰胯的转动上,想象那里有一个无形的轴,带动全身形成一个整体。
“不对,还是散……”他停下来,眉头紧锁。
“你的轴,是死的。”王建军的声音再次突兀地响起。他不知道观察了多久。
“教练?”
“形意拳讲‘身如弹簧’,你的腰胯不是铁板一块,它要有吞吐,有伸缩,有虚实变化。”王建军拿起一个球,做了个极快的转腰发力动作,球速不快,但屈正阳能听到他腰间衣服发出的轻微脆响,“看明白了吗?不是硬扭,是‘抖’劲,是瞬间的绷弹。”
屈正阳如遭雷击!他一直追求的是结构的稳定和力的传导,却忽略了瞬间的爆发和松弛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我好像懂了。”他重新摆开架势,这一次,他不再刻意维持绝对的稳定,而是在转腰发力的刹那,模仿崩拳的“寸劲”,腰胯微微一震,手臂顺势弹出。
“啪!”空挥的声音都变得清脆了些。
王建军满意地点点头:“有点意思了。记住这个感觉,把它融入到你的正手爆冲和反手快拨里去。省队交流赛,我要看到你的‘根’和‘弹’。”
四、暗流与约定
回到宿舍,屈正阳几乎是用意志力在拖动身体。樊振东正在研究一份对手资料,见他回来,神色有些凝重。
“阳哥,这次省队交流,恐怕没那么简单。”
“怎么说?”
“我听到消息,省队这次来的,不只是交流,更像是‘踢馆’。”樊振东压低声音,“他们队里来了个天才新人,叫林浩,反手拧拉极其凶狠,据说在省内已经打遍同年龄段无敌手。王教练压力很大,所以才对我们……特别是你,下了死命令。”
屈正阳眼神一凛。原来如此。这不仅是表演赛,更是八一队新锐与省队天才的正面碰撞,关乎荣誉。
“那就让他们看看,八一队的熔炉,炼出的是什么钢。”屈正阳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拿出信纸,继续给妹妹屈晓萌写信。这一次,他没有画徽章,而是写道:
“晓萌,哥正在打一场硬仗。对手很强,但哥更强。等哥打赢了,就能拿到那个闪闪发亮的徽章了。你在家要乖乖的,等着哥的好消息。”
他将信纸仔细折好,贴在胸口。妹妹期盼的眼神,是他疲惫至极时最好的强心剂。身体的疲惫依旧,但他的精神却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愈发坚韧明亮。地狱特训仍未结束,但他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以及光之外,那个名为林浩的对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