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刚要出门,李婶挎着篮子来了。
“我给你俩送点面,”李婶把篮子递过来,“新磨的,蒸馒头白得很。”
影接过来:“谢谢您李婶,正好缺面呢。”
李婶往屋里瞅:“莫语呢?让她试试我给她做的新鞋。”
莫语从屋里出来,穿着双红布鞋,针脚密密的。
“真好看!”李婶拍手,“就等明天穿了,踩着红鞋,日子红火!”
影看着莫语的鞋,嘿嘿笑:“比镇上买的还好看。”
李婶瞪他:“那是,我这手艺,可不是吹的。”
又从兜里掏出个红布包:“给你俩的,办事那天揣兜里,吉利。”
影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两个铜钱,用红线缠着。
“谢谢您,李婶,您想得太周到了。”莫语说。
李婶摆手:“谢啥,快去忙吧,我去喊二柱子媳妇来帮忙收拾屋子。”
影这才想起订肉的事,撒腿就跑。
莫语在家和面,准备蒸馒头,白胖胖的,透着喜气。
安安醒了,光着脚丫跑出来,看见面团就想抓。
“洗手去,”莫语拍他的手,“脏乎乎的,揉进去咋吃。”
安安噘着嘴,去井边洗手,还不忘玩水,溅得满身都是。
二柱子媳妇来了,手里拎着块布,是给桌子铺的,红底带花。
“我把我家的新桌布拿来了,”二柱子媳妇笑,“铺着喜庆。”
莫语谢了,俩人一起收拾屋子,擦桌子,扫地,把红窗花贴在窗户上。
“你看这喜字,”二柱子媳妇指着窗花,“莫语你剪得真俊,跟活的似的。”
莫语脸热:“瞎剪的,您别笑话。”
影回来时,手里拎着块大肉,油乎乎的,还冒着热气。
“订着了!”影举着肉喊,“掌柜的说这是最好的一块,肥瘦正好。”
二柱子媳妇接过去:“我先拿去剁了,中午炖点尝尝,给你们打打牙祭。”
影乐了:“那感情好,让你露一手。”
中午炖的五花肉,香得能把房顶掀了。
安安捧着小碗,吃得满嘴油,还抢影碗里的。
影就让他抢,自己啃骨头,嘬得啧啧响。
二柱子媳妇看着直笑:“影啊,你对安安比亲爹还亲。”
影嘿嘿笑:“咱安安懂事,疼人。”
下午张奶奶来了,带着新被褥,铺在炕上,红得晃眼。
“晚上就盖这个,”张奶奶说,“沾沾喜气,明年保准添人进口。”
莫语脸通红,低头摆弄手里的银镯子,没说话。
影在旁边接话:“添人好啊,多个人多双筷子,热闹。”
张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你这傻小子,就盼着热闹。”
王大爷也来了,手里拎着两挂鞭炮,比影买的还长。
“我把我家过年的鞭炮拿来了,”王大爷说,“明天保证响得全村都听见。”
影接过来,挂在枣树上:“谢谢您,王大爷,明天就靠您了。”
王大爷笑:“放心,我年轻时放鞭炮最拿手,从没出过错。”
村里的孩子们也来了,扒着门缝往里瞅,眼睛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