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咱们人多。”影拍着桌子,“单打独斗肯定不行,你看我这次,要不是你们……”
话没说完,就被金梅打断:“行了,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那擀面杖还没我这水果刀管用。”
几个人笑作一团,窗外的月亮悄悄爬上来,把“平安胡同”的牌子照得亮亮的。卤锅的热气混着酒香,在屋里弥漫开来,暖烘烘的。
影突然想起什么,从柜台上翻出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块被砸扁的铜牌子,上面依稀能看出“影记卤味”四个字。
“这是我那口旧卤锅上的,”影把牌子往桌上一放,“我找人修好了,挂在新锅旁边,当个念想。”
金梅看着那牌子,突然说:“等过阵子,咱们把胡同里的故事写下来吧,让后来人也知道,平安胡同不是白叫的。”
“我来写!”苏丽举着手,“我把咱们打架的样子画下来,再配上字,肯定好看。”
莫语笑着点头:“好啊,我给你找纸,用最好的宣纸。”
影已经开始琢磨标题了:“就叫《平安胡同英雄传》,咋样?”
“俗死了。”金梅白他一眼,“叫《咱们胡同那些事》,简单明了。”
争论间,卤锅的香气越来越浓,把夜风吹进来的凉意都驱散了。莫语看着眼前的人,突然觉得,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就像卤锅里的肉,刚下锅时生涩坚硬,熬过了火候,就变得软糯入味,成了日子里最难忘的滋味。
以后的日子,大概还会有新的麻烦,新的挑战。但那又怎样?
只要这口卤锅还在咕嘟,只要身边这些人还在,平安胡同的故事,就会一直热热闹闹地讲下去。
影的杂货铺重新开张后,生意比以前还火。
据说城里有个美食博主专门跑来拍视频,把影举着擀面杖护卤锅的故事吹得神乎其神,搞得每天都有人来胡同打卡,就为了看一眼“传说中的影哥”。
“你说这些人是不是闲的?”影一边给客人切卤猪耳,一边跟旁边帮忙的苏丽吐槽,“昨天有个小姑娘,非让我举着擀面杖跟她合影,说要发朋友圈。”
苏丽正给玉佩串红绳,闻言笑出声:“那说明你成名人了,以后你的卤味可以涨价了。”
“可别,”影赶紧摆手,“街坊们吃惯了这个价,涨价不得被王婶用锅铲拍?”正说着,王婶拎着菜篮子从门口经过,影赶紧提高嗓门,“王婶!今儿的猪耳格外烂乎,给您留了块!”
王婶笑眯眯地走进来:“还是影小子懂事。”她拿起猪耳闻了闻,“对了,下周六张叔家孙子满月,让你多卤点猪蹄,街坊们都去喝喜酒。”
“没问题!”影拍着胸脯,“保证管够,还多加两斤黄豆,炖得黏糊糊的,老人小孩都爱吃。”
金梅的拳馆也沾了光,不少家长看了视频,专门把孩子送来学拳,说“跟着金梅老师学,能学本事还能学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