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防驰援,凤巢暂安
东门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神州边防军的装甲车已碾过碎石路,停在凤巢外围。带队的李上校跳下车,第一时间找到被苗族子弟抬到树荫下的陈奇——此时陈奇已悠悠转醒,阳天镜放在胸口,镜面微弱的金光正缓慢修复他耗损的阳气。
“陈先生,我是边防军李锐,奉命带两个营支援凤巢。”李上校递过军用水壶,目光扫过战场:铜鼓阵的裂痕、陷阱里的阴煞残留、各族子弟带伤的身影,瞬间明白了战况的激烈。“后续还有闽南风水界的援军,携带了‘青阳印’和孔明八阵的阵盘,预计半个时辰后抵达边境。”
陈奇撑着坐起,指向象国军队逃跑的方向:“他们撤往‘黑风边境’了,带走了三门阴煞重炮,肯定还会反扑。凤巢核心室刚完成补龙点睛,地脉还在恢复期,不能再受冲击。”李上校立刻下令:“通信兵,联系边境哨所,监控象军动向;作战班,配合各族同胞清理战场,在东门布置临时防御工事!”
壮族的韦师傅捂着受伤的手臂,敲响了幸存的铜鼓——“咚!咚!”两声沉稳的鼓声,是“安全信号”,传遍凤巢内外。傣族水魂师阿依正带领族人,用水脉之气净化战场的阴煞;独龙族猎手阿坤则带着山雀,追踪象军撤退的轨迹,每隔一刻钟就用兽语石传递情报。凤巢暂时恢复了安宁,但每个人都知道,边境的对峙才刚刚开始。
二、象军蛰伏,阴煞暗涌
黑风边境的象军临时营地,指挥官颂猜正对着地图暴怒。他将手中的阴煞杖狠狠砸在地上:“一群废物!连个凤巢都攻不下来,还被神州边防军追着跑!”旁边的副官小心翼翼地说:“将军,我们还有三门重炮,而且……黑煞大师说,大祭司那边有‘最后的计划’,让我们在这里牵制,等他的消息。”
颂猜眼神一沉,看向营地西侧的“阴煞崖”——那里藏着蝠衣教留下的“阴煞储备罐”,罐内储存的阴煞足够再炼制五十名阴煞死士。“传我命令,秘密转移阴煞罐,在边境线布置‘阴煞绊马索’,只要神州军队靠近,就触发阴煞,让他们尝尝滋味!”副官领命而去,营地内的象军士兵开始忙碌,黑色的阴煞从罐口溢出,在边境线弥漫成淡黑色的雾。
此时,追踪象军的阿坤正躲在边境的一棵古柏上,用兽语石记录象军的动向。他突然发现,象军士兵正将黑色的罐子搬到边境线,罐口的阴煞让周围的草木瞬间枯萎。“不好!是阴煞储备罐!”阿坤立刻用兽语石联系凤巢,“象军在边境布置阴煞陷阱,还在转移罐子,可能要搞大动作!”
陈奇接到情报时,闽南风水界的援军刚好抵达凤巢。为首的是闽南风水协会会长林正宏,他手持一枚刻满符文的玉印:“这是‘青阳印’,是阳天镜的伴生宝物,能布‘青阳结界’,专门克制阴煞陷阱。我们还带来了孔明八阵的‘边境防御图’,按图布阵,能挡住象军的重炮!”
三、双援合阵,边境布防
凤巢议事厅内,陈奇、李上校、林正宏与各族首领围在边境地图旁,敲定防御计划。“我们分三路布防:中路,由边防军布置铁丝网和反坦克炮,配合闽南风水师的‘青阳结界’,挡住象军正面进攻;左路,独龙族猎手和傣族水魂师,利用边境的‘白虎河谷’,布置水脉陷阱,防止象军绕后;右路,壮族铜鼓手和苗族子弟,在‘孔明古驿道’布置音障阵,用震魂音干扰象军的阴煞炮。”李上校指着地图,清晰地分配任务。
林正宏补充道:“青阳结界需要阳天镜和青阳印配合启动,陈奇你带阳天镜守中路结界核心,我带风水师布置阵盘。结界启动后,能自动净化靠近的阴煞,还能反弹普通炮弹,就是怕阴煞重炮的集中攻击——那需要各族配合,用秘术削弱炮力。”
各族队伍迅速行动,中路的边防军很快在边境线拉起三道铁丝网,闽南风水师们则在铁丝网周围,用青阳石粉末绘制结界符文。陈奇手持阳天镜,站在结界核心的“青阳柱”旁,林正宏将青阳印按在柱上:“吉时到,启动结界!”两人同时注入阳气,青阳柱泛出金色光,符文顺着地面蔓延,与铁丝网交织,形成一道金色的结界屏障——屏障上浮现出孔明八阵的“坤土纹”,坚不可摧。
左路的白虎河谷,傣族水魂师们将水魂杖插入河谷的地脉节点,引河水形成“水脉漩涡”——只要有阴煞靠近,漩涡就会自动旋转,将阴煞卷入水中净化。独龙族猎手们则在河谷两侧的山上,布置“兽语预警哨”,山雀和岩羊时刻监控河谷动向,一有异常就发出警报。
右路的孔明古驿道,韦师傅带领铜鼓手们,将铜鼓按“震卦”排列。林正宏在每个铜鼓旁放了一块青阳石:“这是‘音阳石’,能增强震魂音的阳气,不仅能干扰阴煞炮,还能唤醒被阴煞操控的士兵。”韦师傅敲响第一面铜鼓,鼓声顺着驿道传到边境,震得地面的石子微微颤动,远处象军营地的阴煞雾都消散了几分。
四、盟誓祭天,各族同心
防御布置完毕,陈奇提议在边境的“孔明祭台”举行盟誓仪式——既是鼓舞士气,也是向先祖祈求庇佑。各族子弟和边防军、风水援军齐聚祭台,祭台中央摆放着千年紫芝的样本和月魂石的碎片,象征着修复后的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