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闽南风水传奇 > 第171章 仪式准备,风水交融

第171章 仪式准备,风水交融(1 / 2)

一、地脉大殿,双术初碰撞

苗族山寨的地脉大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祭坛上,千年紫芝与月魂石泛着柔和的光,与祭坛上的苗疆图腾交相辉映。陈奇摊开《闽南风水秘术》,指尖落在“补龙点睛”章节的插图上——图中绘着闽南风水师以青阳石为笔、地脉阳气为墨,在凤眼节点绘制“点睛符”的场景,旁边标注着“辰时启阵,阳气最盛,双脉为引”的字样。

甄灵则取出阿爷留下的苗疆古籍,翻到“祭天护灵”仪式的记载:“苗疆仪式需以阴脉之气沟通先祖,用巫蛊玉、驱邪草布置‘护灵阵’,还要念诵《祭天咒》,请求先祖庇佑凤眼。”她指着古籍中的图腾图案,“你看,这‘护灵阵’的方位与你们闽南的‘八阵图’有相似之处,都是按地脉流向布阵,或许能找到融合的关键点。”

寨老凑过来看两本古籍,若有所思地说:“苗族先祖曾说,孔明当年路过苗疆时,曾与先祖交流过阵法之道,或许这两种仪式本就有相通之处。不如先从‘阵眼’入手,补龙点睛需青阳石阵眼,祭天护灵需巫蛊玉阵眼,若能将两者结合,说不定能让仪式威力翻倍。”

陈奇与甄灵眼前一亮,立刻决定先从阵眼融合开始尝试——陈奇拿出青阳石阵盘,甄灵取出巫蛊玉,两人分别将双脉之气注入其中,将阵盘与玉块放在祭坛的同一节点上。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青阳石的金光与巫蛊玉的红光交织,形成一道双色光纹,顺着祭坛的图腾蔓延,与地脉之气产生了微弱共鸣。

二、阵眼融合,阴差阳错险

就在双脉光纹即将与地脉完全共鸣时,光纹突然剧烈波动,青阳石的金光与巫蛊玉的红光开始相互排斥,祭坛上的月魂石也泛起黑色的煞气——显然是两者的气脉频率不符,引发了地脉紊乱。

“不好!是气脉冲突!”陈奇立刻收回阳气,甄灵也迅速撤回阴脉之气,光纹才渐渐平息。两人额头都渗出冷汗,甄灵心有余悸地说:“刚才差点引发地脉震荡,看来阵眼融合不能硬来,得找到气脉的‘共鸣点’。”

林小雅突然想到一个办法:“之前陈哥用阳天镜净化阴煞时,曾用闽南的‘调气咒’调整阳气频率,或许可以试试用调气咒让青阳石和巫蛊玉的气脉同步?”

陈奇点头,再次拿起青阳石阵盘,念起“调气咒”,同时让甄灵将阴脉之气缓慢注入巫蛊玉。这次,他刻意降低阳气频率,让金光变得柔和,甄灵也配合着调整阴脉之气的强度,让红光与金光保持相同的波动节奏。当两者再次放在祭坛节点上时,双色光纹平稳地蔓延,与地脉之气完美共鸣,月魂石也泛起柔和的银光,没有再出现煞气。

“成功了!”众人欢呼起来,寨老感慨道:“这就是双脉合璧的力量啊!闽南的阳刚与苗疆的阴柔,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之前是我们太急于求成了。”

三、材料准备,蝠衣余孽扰

阵眼融合成功后,众人开始准备仪式所需的其他材料:韦师傅带领工匠打磨青阳石,制作“点睛笔”;阿依婆婆采摘驱邪草,制作“护灵符”;独龙族老人则用兽语石引动山林中的飞鸟,让它们在山寨周围巡逻,防止蝠衣教残余偷袭。

就在韦师傅打磨点睛笔时,一名负责看守牢房的苗族后生突然跑来报告:“不好了!之前被俘的黑蝠骨干不见了!牢房的门锁被人用阴煞粉腐蚀,地上还留着蝠衣教的符号!”

陈奇和甄灵心中一紧,立刻赶到牢房——门锁果然被腐蚀出一个大洞,地上的符号是蝠衣教的“求救符”,显然是有残余教徒偷偷潜入山寨,救走了骨干。“肯定是大祭司派来的人!他们想通过骨干了解我们的仪式准备,趁机破坏!”甄灵银簪泛着红光,警惕地观察周围的动静。

陈奇则用阳天镜扫描牢房周围,发现地面有淡淡的阴煞痕迹,顺着痕迹追到山寨的后门——痕迹在后门处消失,显然残余教徒已经带着骨干逃跑了。“他们跑不远!阿木,你带一队人顺着阴煞痕迹追击,务必阻止他们把仪式信息传给大祭司!”陈奇下令,阿木立刻带领族人出发。

甄灵则加强了山寨的防御:“让巡逻的飞鸟扩大范围,在山寨周围布置‘蛊虫预警阵’,只要有带阴煞的人靠近,蛊虫就会发出警报!”她深知,蝠衣教绝不会善罢甘休,仪式准备期间必须时刻警惕。

四、咒语适配,先祖显灵兆

阿木追击残余教徒的同时,陈奇与甄灵继续研究仪式咒语的融合。闽南的“点睛咒”简洁有力,以“乾为天,坤为地,双脉点睛,凤眼苏醒”为主旨;苗疆的“祭天咒”则冗长复杂,包含对先祖的祭拜、对凤眼的祈愿等内容,两者的语言风格和节奏差异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