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金追踪,跨境布网
艾琳落网后的第三天,泉州国安局的金融调查科内,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资金图谱紧张忙碌。根据艾琳的供述,魅国资助咕噜会的资金通过“黑石资本”“自由文化基金会”等12家离岸公司层层洗白,最终以“文化交流”“投资合作”等名义汇入闽南的12家关联企业,再由这些企业将资金转化为邪术材料采购、雇佣兵薪酬等实际支出。
“这些离岸公司分布在开曼群岛、巴拿马等避税天堂,资金流动极其隐蔽。”金融调查科科长李伟指着屏幕上的资金链,“但我们通过国际刑警的‘跨境资金追踪系统’,已经锁定了所有资金账户,涉及金额高达10亿元。”
陈建国接到李伟的汇报后,立刻与林通商议:“爸,魅国的资金是咕噜会的命根子,只要切断资金来源,他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也无力发动破坏行动。我们必须联合国际刑警,尽快冻结这些账户,查封关联企业。”
林通点点头:“这是‘釜底抽薪’的关键一步。不仅要冻结资金,还要彻底查清这些关联企业的运作模式,防止他们转移资产或重启资金通道。同时,要向国际社会公开这些证据,让全世界看清魅国‘以资金支持恐怖活动’的真面目。”
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向离岸公司注册地的司法部门提出协查请求。在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友好国家的支持下,国际刑警迅速启动“资金冻结预案”,对12家离岸公司的账户实施临时冻结;与此同时,闽南的国安、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合行动,对12家关联企业展开突击检查,查封了企业账户、财务凭证和涉案资产。
二、企业查封,链条断裂
泉州丰泽区的“恒通文化传播公司”是关联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表面从事“文化交流策划”,实则是咕噜会采购邪术材料的“中转站”。执法人员冲进公司时,财务人员正在销毁账目,仓库内还存放着大量未开封的阴寒石粉末和电磁干扰元件。
“这些阴寒石是从东南亚通过走私渠道运来的,每公斤成本5000元,再以‘文化用品’的名义卖给咕噜会,利润率高达300%。”执法人员指着仓库内的账本,“仅今年上半年,这家公司就向咕噜会提供了价值2亿元的邪术材料。”
类似的场景在闽南各地上演:厦门的“鑫源贸易公司”被查出伪造“农产品进口”单据,实则从魅国采购生物蚀脉弹的原料;漳州的“宏图科技公司”以“电子设备研发”为名,为咕噜会生产电磁增幅器;泉州的“聚贤咨询公司”则负责为雇佣兵提供虚假身份和薪酬发放。
短短24小时,12家关联企业全部被查封,38名企业负责人被控制,10亿元离岸资金被冻结,魅国对咕噜会的资金支持链条彻底断裂。消息公布后,闽南民众拍手称快,不少市民自发来到执法现场,举着“斩断黑手,守护龙脉”的标语,感谢执法部门的高效行动。
“没有资金支持,咕噜会的残余势力就无法采购设备、雇佣人员,再也掀不起风浪了。”陈奇看着新闻报道,兴奋地对林小雅说道,“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要防止他们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获取资金。”
林小雅立刻响应:“我带领技术组开发‘非法资金流向监测模型’,对接银行、支付平台的交易数据,一旦发现可疑资金流动,立刻预警。”
三、民企聚力,基金护航
就在执法部门斩断资金链的同时,闽南的民营企业界也行动起来。泉州知名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健得知龙脉守护需要长期资金支持后,联合安踏、匹克、柒牌等30余家知名民企,发起成立“闽南龙脉守护基金”,首期捐款就达3亿元。
基金成立仪式在开元寺举行,王健在仪式上发言:“闽南的民营企业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这片土地的滋养,离不开龙脉文化带来的凝聚力。守护龙脉,就是守护我们的根,守护闽南的未来。我们承诺,每年将从企业利润中拿出1%注入基金,支持龙脉保护事业。”
仪式现场,不少中小企业主也自发捐款,有的捐出10万元,有的捐出5万元,甚至还有个体工商户捐出了自己的积蓄。不到一周,基金总额就突破5亿元,主要用于龙脉阵眼的维护、风水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青年护脉者的培养等项目。
更令人感动的是,台资企业“康而福闽南分公司”不仅捐款500万元,还捐赠了100台最新款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气体传感器,专门用于龙脉节点的日常监测。
“康而福在闽南发展20年,早已把这里当成家。”公司总经理林志远说道,“两岸同根同源,龙脉相连,守护龙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些无人机能24小时监测阵眼的气脉变化和环境状况,为护脉行动提供科技支持。”
陈建国代表联盟接受捐赠时,激动地说:“民营企业的支持,是龙脉守护的强大后盾。有了资金和设备,我们就能建立更完善的守护体系,让闽南龙脉永远稳固。”
四、青年创业,文化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