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帝王心术(1 / 2)

格物院的灰烬尚未完全冷却,暴动带来的创伤仍在隐隐作痛,通衢天下上下在李丽强硬的怀柔手段下,正艰难地舔舐伤口,尝试重整旗鼓。然而,来自皇权的另一只靴子,终于重重落下。

这一次,不再是趾高气扬的钦差和户部官吏,而是一道措辞看似温和,实则不容置疑的宫廷口谕,召通衢天下会长林一,即刻入宫觐见。

传旨的内侍态度恭敬,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讨好,但那份源自深宫的矜持与疏离,却比周文焕的倨傲更令人心头发沉。李丽帮林一整理着入宫觐见必备的爵服,手指微不可察地颤抖着。这身象征着他曾立下赫赫功劳,获封“皇商”荣耀的礼服,此刻穿在身上,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他这是要先拿你开刀了。”李丽的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眼中是化不开的忧色,“格物院刚出事,他就召见,绝不会是抚慰。”

林一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心干燥而稳定,目光沉静如水:“该来的,总会来。他既然走出了第一步,就不会停下。放心,我知道分寸。”

话虽如此,当林一的马车驶入那巍峨肃穆的皇城,穿过一道又一道戒备森严的宫门时,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便从四面八方笼罩而来。朱红的高墙隔绝了市井的喧嚣,也隔绝了外界的一切援助与声音。这里,是权力的核心,是规则由一人制定的地方。

引路的内侍脚步轻悄,将他带往的不是通常接见臣工的金銮殿或偏殿,而是更加私密,也更能体现“圣心独断”的御书房。这里的气氛,比之外面更加凝重,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陈旧书卷混合的气息,还有一种深植于砖石木纹之中的、历经数代帝王积淀的威严。

新皇没有坐在宽大的御案之后,而是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庭院中的一株苍劲古柏。他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比之龙袍少了几分威仪,却多了几分难以捉摸的深沉。听到通报,他缓缓转过身来。

林一依制行礼,山呼万岁。他垂着眼睑,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道落在自己身上的、审视的目光。比起在东宫之时,这位年轻帝王的脸上少了几分曾经的急切与偶尔流露出的依赖,多了几分沉凝与……猜忌。

“林卿家,平身。”新皇的声音平和,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他虚扶了一下,走回御案后坐下,“赐座。”

内侍搬来锦凳,林一谢恩,侧身坐下,姿态恭谨,却不卑微。

“朕听闻,前日通衢天下的格物院遭了暴民冲击,损失不小?”新皇开口,语气带着关切,“林卿与尊夫人,受惊了。”

“劳陛下挂心,些许损失,商会尚可承受。内子已妥善安抚了匠人与工友,并未酿成更大祸端。”林一谨慎地回答,心中警铃微作。消息传得真快,而且,他刻意提到了丽娘。

“嗯,李总理事确是女中豪杰,处置得当。”新皇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上一方温润的玉镇纸,话锋却悄然一转,“然,此事亦给朕与朝廷提了个醒啊。这新技术,尤其是如‘铁牛’般可撼动民生根基之物,推行起来,须得慎之又慎。”

他抬起眼,目光看似随意,却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看向林一:“林卿以为呢?”

林一心头一凛,知道正题来了。“陛下圣明。任何新物事,皆有利有弊。‘铁牛’之力,在于提升效率,降低布匹成本,惠及更多黎民。然其推行过速,确会冲击旧有生计,需辅以妥善安置之策。我通衢天下正试行‘工股’之制,意在……”

“工股之制,朕亦有所耳闻,不失为良法。”新皇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论,“然,此终是商贾之法,着眼于一家一姓之产业安稳。朕所思者,乃是江山社稷之重。”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了几分:“林卿,‘铁牛’此物,效率惊人,若能广泛应用于军工、漕运、矿冶……于国朝实力,将是何等助益?此等国之重器,若始终操之于商贾之手,朕……与满朝文武,实在难以安心啊。”

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