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已试完。此汤用料耗时,无法日日免费。”她目光扫过众人,“明日会少量供应,定价两块下品灵石一碗。今日未尝到的师兄师姐,明日请早。”
这个价格,比套餐稍贵,但相较于其“固本培元”的效果,却又显得极具诱惑。
有人咂舌嫌贵,有人则已经开始盘算明天的灵石。
但无论如何,“五味斋的汤能稳固根基,效果神奇”的消息,伴随着这锅免费的汤,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在外门弟子中传开。那“虎狼之药”、“透支根基”的谣言,在大量亲身试喝者的真实感受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攻自破。
接下来的几天,“五味斋”的生意非但没有因为之前的谣言而冷清,反而迎来了一波小小的爆发。许多人慕“固本培元汤”之名而来,顺带也会尝试一下其他的套餐。石桌旁再次坐满了人,甚至比之前更加热闹。
苏婉的收入大幅增加。她终于有足够的灵石,去实施下一步计划——寻找稳定的食材供应商。
她再次来到杂事坊,这次目标明确,直接找到了那位售卖灵谷灵麦的师姐。
“师姐,我想长期从您这里购买这种低阶灵麦粉,量可能会比之前多一些,不知可否便宜些?”苏婉直接问道,同时递过去一小包用油纸包好的、新做的“安神糕”作为样品,“这是用您家的麦粉做的,您尝尝。”
那师姐愣了一下,接过糕点,嗅到那清雅的香气,犹豫了一下,还是掰了一小块放入口中。软糯清甜的口感让她眼睛微亮。
“师妹的手艺确实不错。”她语气缓和了不少,“长期要的话……每十斤我可以给你便宜一块灵石。但最多只能这样了,我这本小利薄。”
“多谢师姐!”苏婉心中一喜,这已是很好的开端。她当即订下了十斤灵麦粉。
接着,她又找到一家售卖普通兽肉的摊位。摊主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对苏婉这样的小主顾并不太在意。
“长期要?可以啊,但零碎碎的我可没工夫给你留。”壮汉挥挥手,很不耐烦。
苏婉也不气馁,递上一竹筒浓香四溢的骨汤:“师兄尝尝这个。我用您的骨头熬的。若您愿意每日将那些别人不爱要的边角料、下水、还有瘦小的猎物预留给我,价格好商量,我还可以每日送您一筒这样的汤,给您下酒。”
壮汉狐疑地接过竹筒,喝了一口,那醇厚鲜美的滋味让他粗犷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打量了苏婉几眼,又看了看那筒汤,最终咂咂嘴:“……行吧。看你个小丫头也不容易。那些零碎玩意,你每日晌午后来取,价格按市价八成算。汤……记得给我留着!”
“一定!”苏婉笑着应下。
虽然只是最基础的食材供应,但这两个渠道的打通,意味着“五味斋”终于开始摆脱纯粹“靠山吃山”的随机状态,向更稳定的经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她背着新买的十斤面粉,怀里揣着与两位摊主的口头协议,脚步轻快地返回后山。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炊烟和食物混合的温暖气息。
她看到自己的小摊前依旧坐着三两个熟客,王师弟正在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引得那几人发笑。玄伯在不远处慢悠悠地扫着地。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轨,甚至比以前更好。
然而,就在她快要走到草棚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在山路更高处的一棵老松树下,不知何时站了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身内门弟子特有的青色法袍,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却带着一种冷眼旁观的疏离感。他并未看向摊位,目光反而落在那个默默扫地的佝偻背影上,眉头微蹙,似乎在沉思什么。
苏婉的心猛地一跳。
内门弟子?他在这里看了多久?他看玄伯做什么?
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隐忧,悄然浮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