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青云山被皑皑白雪覆盖,天地间一片苍茫。李家村的村民们早早地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屋檐下挂着晒干的玉米和辣椒,院子里堆着过冬的柴火,家家户户都透着一股暖意。
清风观里,李渔的修行从未间断。冬日的清晨,天还没亮,他便已经在院子里打坐,吐纳着天地间的灵气。虽然寒冬时节灵气相对稀薄,但经过一整年的积累,他的修为已在引气六层稳步巩固,灵识范围扩展到了十七丈,对水、火两种属性灵气的掌控也越发纯熟。
“水幕天华”已能扩展到七丈范围,水幕的韧性和防御力比初学时提升了数倍,就算是三阶妖兽的全力一击,也能稳稳挡下。而“控火诀”中的火球术,也练到了收发由心的地步,凝聚速度极快,威力不容小觑。
小金在冬天变得格外嗜睡,大多时候都蜷缩在李渔的怀里,或者窝在温暖的木箱里,只有在李渔修炼结束后,才会懒洋洋地探出头,蹭蹭他的手讨要灵果干。
“这小家伙,越来越懒了。”李渔笑着摸了摸小金的头,将一块灵果干递到它嘴边。小金立刻精神起来,叼过灵果干,吧唧吧唧吃得香甜。
玄尘道长看着李渔日益精进的修为,颇为欣慰:“你的根基打得很扎实,没有因为急于求成而留下隐患,这很难得。修行如逆水行舟,稳步前行方能走得长远。”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李渔恭敬地说。
冬日里,村里的活计少了,李渔便时常帮村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张婆婆的柴火不够了,他便去后山砍些木柴送过去;王二家的屋顶漏雪了,他便帮忙修缮;谁家孩子受了风寒,他便用灵气帮忙调理。
林婉儿也常来清风观找他,有时是送些刚做好的糕点,有时是陪他坐在炉边聊天。她的女红越发精湛,给李渔做了厚实的棉鞋和棉袄,针脚细密,暖和又合身。
“李渔哥,你试试这件棉袄,我特意做宽了些,里面塞了厚厚的棉花,穿着练功也方便。”林婉儿把棉袄递过来,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
李渔接过棉袄穿上,大小正合适,一股暖意从身上蔓延到心里。“很舒服,谢谢你婉儿。”
“喜欢就好。”林婉儿看着他穿着自己做的棉袄,心里甜滋滋的。
两人坐在炉边,看着跳动的火苗,聊着天。林婉儿说起村里孩子们堆雪人的趣事,李渔则说起修炼时的感悟,偶尔演示个小法术,比如用火球术在炉子里添点火,用水系法术给茶壶加水,惹得林婉儿阵阵轻笑。
冬天的夜晚来得早,林婉儿每次来,都会待到天黑才回家。李渔总会送她到家门口,看着她走进院子,才转身返回清风观。雪地里,两人的脚印一前一后,延伸向远方,像是在诉说着无声的牵挂。
开春后,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李渔的修为在引气六层已达到瓶颈,玄尘道长便让他多去后山历练,寻找突破引气七层的机缘。
“引气七层是引气境的一个小门槛,不仅需要灵气积累,更需要对灵气本质有更深的感悟。”玄尘道长叮嘱道,“后山深处或许有你需要的东西,去吧,注意安全。”
“弟子明白。”
李渔带上小金,开始频繁出入后山深处。这里的妖兽等级更高,不乏三阶巅峰的存在,战斗也变得更加凶险。但每一次战斗,都让他对法术的运用更加熟练,对灵气的掌控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