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07章 雷霆动:迷雾中的罪恶与法网下的决心

第107章 雷霆动:迷雾中的罪恶与法网下的决心(2 / 2)

“他们有内部消息,跑了!”赵警官的声音带着懊恼,透过通讯器都能感受到他的不甘,“账本上的‘货’应该就是被拐的儿童,‘女’是被拐妇女,‘东山、南河、浙’很可能是贩卖目的地!‘千花棚’可能就是我们发现的废弃大棚,‘冷窑’‘月季坡’应该是藏匿地点!”

我立刻让老李接通东山省、南河省、浙省刑司的紧急通讯:“立即启动区域联防,重点排查辖区内所有花卉种植基地、冷库、废弃窑厂,特别是与千花村有花卉贸易往来的企业;同时对账本上的银行账号进行流水追踪,顺藤摸瓜找到资金流向!”朱静雯则联系了花省电信部门:“调取王老五与东山、南河号码的通话录音,哪怕只有一句有用的话,都可能救回一条人命!”

深夜十一点,东山省刑司传来消息。“议事长,我们根据‘冷窑’‘月季坡’的线索,在淄博府郊区的卧牛山找到了一处废弃花卉冷库!”东山省刑司司长的声音带着激动,“冷库外围有监控,我们派无人机侦查,发现里面有微弱灯光,还隐约听到孩子的哭声!冷库门口停着辆白色面包车,轮胎花纹和千花村提取的完全一致!”

“行动!”我对着通讯器下令,心脏因紧张而剧烈跳动,指尖冰凉。屏幕上,专案组干警穿着防弹衣,借着月色悄悄包围冷库。冷库的铁门锈迹斑斑,上面刷着的“千花花卉冷藏中心”字样已经模糊。随着赵警官一声令下,爆破装置“轰”的一声炸开门锁,干警们举着盾牌冲了进去,强光手电的光束刺破黑暗。

冷库内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昏暗的灯光下,十几个妇女、儿童蜷缩在角落,身上盖着破旧的棉被,有的孩子在低声哭泣,有的妇女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角落里堆着发霉的面包和桶装水,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恐惧的味道。当干警们喊出“我们是刑司的,来救你们了”时,他们先是惊恐地瑟缩了一下,随后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那哭声里有绝望,有委屈,更有重获新生的激动。

“找到了!找到了!”赵警官的声音带着哽咽,他蹲下身,轻轻抱起一个吓得发抖的小女孩,“解救儿童5名,妇女8名,正在核对身份,其中有3名是千花村失踪人员——6岁的小宇、9岁的丫丫,还有被拐妇女王某!”现场搜查发现了更多证据:十几张伪造的身份证明,上面的照片被换成了被拐妇女的脸;一张手绘的运输路线图,标注着从千花村到淄博府、林州市的秘密路线;还有一本交易记录,与王老五账本上的“货”“女”数量完全吻合,另外还抓获了3名负责看守的团伙成员。

审讯室里,看守人员在政策攻心下很快交代了犯罪团伙的运作模式。以王老五为首的犯罪团伙共有12名核心成员,分工明确:王老五负责在千花村及周边物色目标、组织抓捕;两名成员负责改装花卉运输车辆,将车厢隔出暗格藏匿被拐人员;三名成员负责在深山废弃大棚、冷库等地看守;其余成员分散在东山、南河、浙省等地,负责联系买家、交接“货物”。他们利用千花村花卉物流发达的特点,将被拐人员藏在装满鲜花的纸箱或冷藏车暗格里,运往外地贩卖,每名儿童根据年龄售价3-5万明元,妇女根据是否“听话”售价2-4万明元,近半年已非法获利超150万明元。

根据供述,专案组兵分三路展开抓捕:第一路由赵警官带队,深入花省山区的“月季坡”,在一处隐藏在竹林里的木屋中抓获主犯王老五及4名骨干成员,当场搜出匕首、电击棍等作案工具和未转移的赃款18万明元;第二路在东山省淄博府的一个花卉市场抓获负责中转的2名成员,他们正准备将3名被拐儿童转移给下家;第三路在南河省林州市的一个农家乐抓获负责销售的5名成员,解救出2名被拐妇女。至次日清晨六点,涉案的12名核心成员全部落网,账本上记录的“货7,女5”共12名受害者,已成功解救11名,仅剩5岁男童小宝下落不明。

指挥中心里,大家暂时松了口气,却没人笑得出来。解救的妇女儿童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报告让人揪心:孩子们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有的身上有明显的瘀伤;妇女们除了身体创伤,更有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有位年轻妇女见到男性就浑身发抖,嘴里反复念叨“别打我,我听话”。小宝的母亲在医院见到被解救的孩子,一个个辨认过去,却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儿子,当医生说“小宝不在其中”时,她当场哭晕过去,醒来后抱着医生的腿哀求:“求求你们,再找找我的娃,他才5岁,离不开妈妈……”

“一定要找到小宝!”我对老李说,声音因熬夜而沙哑,“最后一个孩子,我们绝不能放弃!他的家人还在等他回家!”技术部门立刻重新梳理审讯录像和交易记录,逐字逐句分析团伙成员的供述。终于,在王老五的审讯录像里,技术人员捕捉到一句模糊的话:“那个最小的娃……上周被姓刘的买主带走了,说要去浙省……给他当‘儿子’……”

浙省刑司立即行动,以“刘姓花卉商人”为关键词,排查全省所有花卉种植基地、花店老板,重点比对近期有“收养儿童”行为的人员。经过12小时的连续排查,干警们在浙省余杭区的一个大型花卉基地找到了线索:基地老板刘某近一周带了个陌生的5岁男童,对外说是“远房亲戚的孩子”,但孩子总是眼神怯怯的,见到陌生人就躲。

当干警们赶到花卉基地时,刘某正带着小宝在温室里浇花。小宝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手里攥着一朵小雏菊,看到穿制服的干警时,眼睛突然亮了一下,随即又害怕地躲到刘某身后。“小宝,我们是来带你找妈妈的。”干警蹲下身,轻声说,“你妈妈在等你回家呢。”小宝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怯生生地问:“真的吗?妈妈没有不要我吗?”

当干警把小宝抱到医院,交到他母亲怀里时,母亲紧紧抱着孩子,仿佛要把他揉进骨血里,泪水浸湿了孩子的衣角,嘴里反复说:“找到了,我的娃找到了……妈妈再也不松开你了……”小宝伸出小手,擦去妈妈的眼泪,把手里的小雏菊递到她嘴边:“妈妈不哭,花香香。”这一幕,让在场的干警和医护人员都红了眼眶。

案件告破后的第三天,全国议事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千花案”的侦破结果:12名犯罪团伙成员全部抓获,12名受害者全部安全解救,涉案资金150余万明元全部追缴,相关涉案人员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理。老李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以‘千花案’为契机,在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专项行动,重点排查偏远山区、物流集散地、城乡结合部,建立失踪人口快速响应机制,对报案后不作为、慢作为的公职人员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我看着屏幕上受害者家属与亲人相拥的画面,心里五味杂陈。罪恶被铲除,正义得到伸张,但那些被拐的日日夜夜,对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庭造成的创伤,或许需要一辈子来抚平。朱静雯递给我一份《反拐卖妇女儿童条例》修订草案,草案新增了“拐卖案件零容忍机制”“受害者救助绿色通道”“公职人员失职追责办法”“全民反拐举报奖励制度”等条款,每一条都浸透着对百姓安全的守护。“这不仅是个案,”她说,“我们要建立更严密的法网,让罪恶无处遁形,让每个家庭都能安心生活。”

发布会结束后,我收到了千花村村民的联名信,信是用粗糙的信纸写的,上面盖着密密麻麻的红手印。信里说:“感谢议事会和刑司为我们除了恶,现在村里的孩子敢在村口玩了,妇女赶集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我们把王老五家的旧宅改成了‘反拐宣传站’,墙上贴着失踪儿童的防范知识。等春天来了,我们会种更多的花,等着被解救的孩子回家看看,让他们知道,千花村的花永远为他们开着。”信的末尾,画着一朵盛开的向日葵,花盘朝着太阳的方向,金灿灿的。

回到办公室时,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桌上,那份最初的密报已被归档,旁边放着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和《反拐卖妇女儿童条例》修订草案。窗外的银杏叶还在飘落,但风里似乎少了几分寒意。我知道,打击犯罪的路还很长,罪恶或许会换着花样隐藏,但只要我们握紧法律的利剑,筑牢民心的防线,倾听每一个求助的声音,就一定能让每个家庭都团圆,让每个村庄都安宁,让这片土地上的鲜花,只用来装点生活,而不是掩盖罪恶。

夜风穿过回廊,吹散了最后一片银杏叶,重大刑事案件指挥中心的灯光依然亮着,像无数双警惕而温暖的眼睛,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直到晨曦微露,阳光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