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88章 议事记:朱墙内的民生票

第88章 议事记:朱墙内的民生票(1 / 2)

均平二十二年夏至,全国议事会的铜铃在辰时三刻准时响起,五十四声震颤撞在朱漆大门上,像五十四个沉甸甸的民生问号。铜铃的余音在穹顶盘旋三匝,才被代表们的脚步声打散——靴底的铁钉、布鞋的软底、草鞋的草绳,在青石板上敲出高低错落的响,像支未谱的民生曲。

我踩着晨光走进议事厅,袍角扫过门槛时,带起片从关街村带来的黄土。怀里的保温箱垫着三层蓝布,最里层是林晓送的那块印着风雨兼程的布,里面躺着她的《关于保护外卖骑手议案》,还有我那120单的送餐单据——纸页边缘卷得像波浪,沾着柏油、油渍和关街村的黄土,某张单据上还留着冰淇淋融化后的浅黄印记,像滴凝固的泪。

三百名代表列坐两侧,全息屏上投射着议案全文,楷体字透着林晓娟秀的笔意。最下方用红笔标着附:骑手朱韵澜120单记录,旁边小字注着含扣款明细73项。郑铁山站在我身后,机械义手捧着个紫檀木锦盒,里面是小张车祸现场的照片(白米粥混着血珠,车把歪成九十度)、老马的医疗账单(左膝扭伤,自费三两二钱)、林晓被泪水洇湿的笔记本复印件(6月12日,暴雨,超时扣款50文,今日无饭)——这些,都是比奏折更重的民心证物。

陛下,议事长颤巍巍地举起木槌,他的白胡子上还沾着晨露,去年巡视江南时,我曾在他的茶摊上喝过雨前龙井,今日审议《关于保护外卖骑手议案》,按例,先由提案方陈述,再请各方代表质询。按规矩,您虽为女帝,此刻也只是提案方代表。

我起身时,怀里的单据发出细碎的响动,像春蚕啃桑叶。诸位,我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撞在雕梁上落下些微尘,这份议案,不是朱笔写就的,是关街村的月光、柏油路上的热浪、摔碎的粥碗熬出来的。我展开最皱的那张单据,纸页薄得透光,120单,总收入680文,扣款700文,净收入-20文,评级降60%——这是朕当骑手的账。

全息屏切换成动态数据:红色柱状图代表收入,蓝色代表扣款,两条线在第三单时交叉,之后蓝色线一路高过红色,像座越砌越高的债台。而小张,我顿了顿,锦盒里的照片在晨光里泛着冷光,为了不被扣那50文,在关街村路口闯红灯,撞断了腿;老马,雨天摔车,平台说个人操作不当,自费三两银子疗伤;林晓,暴雨天超时,扣款等同当日收入,抱着保温箱在雨里哭,说弟弟的药钱没了

全息屏突然切到小张车祸的照片,白米粥混着血珠的画面刺得人眼疼。有个穿绸衫的代表猛地别过脸,打翻了案上的茶碗,茶水在奏章上洇出片湿痕,像滩没擦净的泪。

陛下,工人代表巴特尔猛地站起,他的工装袖口还沾着机油,是刚从机床旁赶来的——议事会特意准了他的假,让他带着机床的温度来发言。他的拳头砸在案几上,震得茶杯叮当响:您不用多说!俺下班后也送过三个月外卖,知道那滋味——平台给的时间,够飞不够骑!从城东铁匠铺到城西纺织厂,三公里路,规定二十五分钟,闯红灯都得骑出火星子!

他扯开衬衫,露出左胳膊上的疤痕,像条扭曲的蜈蚣:这就是闯红灯摔的,缝了七针,平台说个人操作不当,一分没赔。上个月夏宁省就有个骑手,叫王二柱,为了赶时间撞了马车,腿断了,平台一分没赔,还倒扣了他延误费——说他耽误了客户用餐!

巴特尔的声音发颤,工装兜里的怀表掉在地上,表盖弹开,露出里面的照片:个穿校服的姑娘,是他女儿。俺闺女总问爹,你为啥下班后还要去送外卖,俺说给你攒学费。可俺怕啊,怕哪天就像王二柱那样,连学费都给不了她!他指着议案里的安全基金这条俺举双手赞成!但俺还要加一条——平台必须给骑手算工钱,按小时算!不能让他们像驴一样被鞭子抽着跑!

台下响起片附和声,二十多个工人代表举起算筹,竹制的算筹在晨光里泛着青,像片刚破土的竹苗。

农民代表刘老四拄着枣木拐杖,慢悠悠地站起来,杖头的铜箍磨得发亮——那是去年秋收时,我帮他收玉米,他用拐杖给我指田埂时磨的。他的布鞋上还沾着北河省的泥,议事会前特意擦了擦,却没擦净纹路里的土。

巴特尔代表说的是城里的事,他的声音带着乡音,像北河省的春风拂过麦田,可咱乡村呢?别说外卖,连瓶酱油都得跑十里地去买。俺村的张寡妇,男人没了,带着俩娃,想买袋盐得走两小时山路,回来时盐袋磨破了,撒了半袋,抱着娃哭。

刘老四从袖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边缘用浆糊补过三次,是村里三十户老农的联名信,墨迹深浅不一,有的是用毛笔写的,有的是用炭笔:俺们不要山珍海味,就想让腿脚不便的老人,能吃上热乎的;让带娃的媳妇,不用跑远路买盐。议事会事务院下属的大明邮送社集团,能送信,能送包裹,为啥不能送菜送药?

他顿了顿,拐杖在青石板上点出声,像敲在每个人心上:至于那民生问题,不如成立个大明民生集社配送集团,专管基层配送,城里乡下都顾着。俺们老农也想尝尝,热乎饭送到家门口是啥滋味。

刘代表这是要让朝廷抢生意!商家代表周明远立刻反驳,他的绸缎袍角扫过地面,带起阵檀香——那是他刚从香料铺赶来,身上还沾着龙涎香的味。他的案几上摆着个掐丝珐琅的茶杯,杯沿连个指纹都没有。

大明邮送社是送快递的,懂什么外卖?周明远的手指点着全息屏,菜要鲜,汤要热,饭要香,他们送封信要三天,送碗热汤不得成凉粥?再说,朝廷干预市场,今天管外卖,明天是不是要管茶馆、酒楼?俺叔在津天府开的包子铺,就因为衙门要统一馅料,差点关门——商家没了自主权,迟早成死水!

他指着平台抽成不得超两成的条款,声音拔高了三度:抽成低了,平台怎么维护系统?怎么雇人分拣?怎么应对突发情况?去年暴雨,俺们商家自发给骑手送姜汤,平台也减免了部分抽成,这才是市场规律!要是强行压抽成,平台垮了,骑手去哪讨生活?百姓去哪订热饭?

台下的商家代表纷纷点头,有个卖绸缎的代表喊道:周代表说得对!朝廷该管的是不守规矩的骑手,不是守规矩的平台!

守规矩?我拿起那张-20文的结算单,举过头顶,阳光透过纸页,把扣款700文的字样映在穹顶的藻井上,像幅用血写的账。周代表说的,是西直门胡同老太太布鞋上的肘子汤,还是关街村小张腿上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