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建议 频出(1 / 2)

等几个人消化了好一阵,又喝了口茶,他才接着说。

“张叔,美国、加拿大等国,地大人稀,你去了解下,人家种玉米、大豆、棉花之类,是用的什么机械?”

“而中川乃至西南,还在使用原始的人工作业。”

“很多人,对农业机械的认知还停留在犁地、旋田等几个项目上。”

“张叔,我在一篇NbA的案例中看到,像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收玉米、苹果机等。”

“先进国家都已经大范围使用,考察建议去德国、北欧一些国家,那里的生产工艺很是不错。”

“据我所知,洛阳的第一拖拉机厂,正在转型向国外合作,这是一条好线路,可以联系下,张叔。”他说道。

“不错,小杨,这是个新思路,我觉得可以尝试。”

张叔直接给出答案。

“还有一个事,新绵虽然没有汽车工业,我们是否和重庆长安、上海大众这样的厂家联系,先从生产零部件开始。”

“我知道国家正在鼓励合资企业,让零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他说道。

“今年第五期的《商界》里,有对桑塔纳陆总的采访,他说目标是国产化率要达到80%以上,我们是否也参与进去呢?”

“小杨,想不到你平常看了不少东西呀?”张叔笑道。

“张叔,你想一想,我这样的人,都只能辞职出来,想想国企已经到了什么状态。”他说道。

“是啊!这就是目前的体制造成的,你张叔会认真思考这个事的。”他说道。

“嗯,张叔,我过几天会去趟深圳,到时主要考察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项目,希望能给您带来惊喜!”

“是吗?你小子又有什么点子。”

“我已经计划开设手机专卖店,未来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这行的发展,必然日新月异。”

“当然也想赚点差价了。”他笑道。

“我同学在深圳投资了不少高科技企业,这次过去,也是想能牵个线,说不定能引进一两个项目回来。”

“到时有前途的,张叔你得支持下哦!”

“你还有这样的关系!行,小杨,一旦合适,随时和我联系,对新绵有利的产业,我必定支持。”

“嗯,好的。”

后面,杨志才就东大集团的彩色b超、桐君阁的医药业务,特别是仿制药等,也是提出了建议。

未来这一块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医改马上就会推进,抓住这个机遇,工业也是能得到巨大提升。

比如前世的利尔化学、化肥的美丰等都是这样,但说得太多,自己就太全面了,反而不是很好。

还有酒厂等的技改和广告之类,他想等王姐再壮大一点,明年自己投资公司,也可以参与进去。

他相信,今晚的信息已经足够多,张叔能消化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上次邓文杰的事,有梁哥助攻,可以谈一谈。

要结束时,他才说,“张叔,我们灵川县红旗镇的邓书记,能力很不错。”

“前不久他打电话说,县里让他去招商局,我觉得搞工业才是他的特长。”

“我那个油厂,就是他给了很多好建议,如今搞得很不错,有机会你应该了解下。”他说道。

“市长,小杨说的这个人,是我妻弟的领导,接触过有几次,值得考察。”

梁哥很含蓄的表扬了邓哥。

“是吗?我关注一下,有机会见个面,聊下。”

“嗯,张叔,说不定你会得一员爱将呢!”

之所以这样,知道张叔也是需要,一批信任的手下做事,如今,恰逢其会。

“你小子,怎么不推荐小林啊?”张叔问。

“这不是太年轻嘛!主要我明年会在老家,有一系列的投资要搞,林哥答应我,在雷公待三年的呀!张叔。”

“哈哈,你小子,心思挺深的啊!叔明白了,今天就这样,好吧?!”

“行,只要您需要我,以后随叫随到!”

说完以后,这才告辞离开。

他走后,张叔对梁哥说,“小杨这么优秀的年轻人,企业都用不了,看来,是得整治一下了!”

“是啊,领导,三个多月时间,他在我这就贷了30万,如今搞成这么大的局面,真是个人才。”

梁哥也说道。

两人后面谈了什么,自然他不会知道。

此时杨志才边开车,边和邓文杰通电话。

“邓哥,您好!休息没有?”

“小杨,没呢!有事吗?”

“后天去三江,你有时间吗?邓哥。”

“我和秋平商量了,他先过去两天,后面我换班再去。”邓文杰说道。

“嗯,行。邓哥,你最近把油厂和企业发展做个总结,明白吗?”

“小杨,那说的意思是?~”

“我和张市长吃完饭,刚才我推荐你搞工业有些想法,他很感兴趣,最近可能会约你见一面,所以。”

他说完,邓文杰在那边狂喜,“行,小杨,哥谢你了,知道怎么做。”

“嗯,梁哥也是出了力的,到时有机会,您得敬杯酒。”他说。

“明白,兄弟,哥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