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江尾海头(2 / 2)

6点多了,苏子民才说,“去年出差到这边,见到了好吃的,走,带大家尝尝。”

说完,就往停在江边的一艘大船上行去。

他边走边说,“雅姿美女,昨晚说没有苏菜可吃,今天就请你们尝尝长江特产。”

“这可是去年冬天出差过来,淘到的好东西。”众人都是一脸疑惑。

“所谓江尾海头,这还有个说法,就是江阴的海拔比较低,海水可以倒灌,所以江水和海水是混合的,一半海水一半江水,养育的虾,味道独特。”

“这艘船常年在江上放网,每天能捕获大量鱼虾,我们去吃的就是新鲜的食材,关键还有一种特产,长江刀鱼,好吃不贵。”苏子民得意的介绍。

杨志才也是一惊,真有刀鱼吗?那可是后世,能卖上千块一斤的好东西呀!今天碰到,那就有口福了。

进了二楼船舱,要了个包间,九个人都很期待起来。

苏子民确实来过,早去了一层安排吃食去了。

果然,不到半小时,鱼虾海鲜上桌,还没喝酒,大家都开始上手。

三个品种的虾,只是普通清水蒸煮,净吃也是味道独特,让人赞不绝口。

刀鱼也是处理的极佳,肉质特别鲜嫩,半斤以上的鱼身,简直就是极品。

酒喝的依然是“洋河”,苏子民说道,去年比较冷,我们喝的米酒,煮热的那种。

坐在江船上,真有那种: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这种古人的意境,体会更深。

杨志才抿着啤酒,也能想象出当时的感觉,若着汉服,真可以混淆视听,魂穿古代的状态。

特殊的环境,新鲜可口的菜品,友人在旁,这顿饭大家吃得记忆深刻,相信很多年以后,也会难以忘怀。

价格相当的便宜,虾15块一斤,刀鱼25块,但杨志才知道,再过20年,妥妥的万元消费打底,今天这趟江阴之行,真是来对了。

同时也为苏子民的贴心安排而点赞,真是费心了。

八点多才驱车离开,回到常熟,已经快11点了,晚间路况复杂,几个人都没开多快。

到酒店后,杨志才问了苏子民的时间安排,他说明天基本可以搞定。

最近常州有机场,“银座”居然有帮客人订机票的服务,于是让蒋蔓去咨询了下,下午五点多有航班到蜀城,当然下单订票。

子民、曾朵两人争着付款,当然不能够,兄弟间虽不在乎,但必须的用度自己要开支。

不便宜,六个人1.3万左右,这个时代,坐飞机可是高消费的代名词。

后面拗不过,酒店的旅游中巴没用,商定由苏子民和曾朵两人送去机场。

等二人走后,七个人又在房间聚了下。

大妞明天上午单独回上海,公司那边的变革急需处理,所以只有晚间告别。

叮嘱晨姐两人把优势说出来即可,至于后期的衔接,交给苏子民即可。

一下子把业绩全做出来,反而不是好事,挤牙膏式的抖落,对许山河两人未来,都是有利的。

二姐她们今天已经有足够名片,只需整理和选出部分商家,有序联系即可。

前期还得靠苏子民来运作,有权利的股东,来做这事,刚好。

蒋蔓提醒他给三哥打电话,明天派两车接机的事,他觉得可以。

许山河、晨姐二人一块到新绵回去,双方还可以对一些事情再讨论下,顺便休整。

等事情安排完,都快凌晨了,这才赶紧睡下。

早上7:40,杨志才的电话就响了,苏子民催他起来吃饭。

两人洗漱完毕,这才给二姐、晨姐、大妞打电话,没想到,大家都已起床。

下了楼,并没有去餐厅,而是开车去了城中的一家面馆。

人不少,还排队。

“这已经算好的了,早半小时,只能站着吃。”苏子民介绍道。

“这家店是常熟名店,各乡镇都有开车过来吃的,每早晨至少卖出千碗以上的面条。”

大家等到一张方桌,苏子民让曾朵占位子,这才让每个人去选品种。

原来面不是重点,可以加狮子头、炒鲜肉,牛肉、虾蟹肉等。

杨志才略一看,4块一碗的面条,加料后基本在10块左右,汤是早就熬好的鱼汤,真是味道独特,开胃好吃。

怪不得生意火爆,一个早上能有上万的营业额,真是名不虚传。

当然,这个早餐,也让大家印象深刻;邓秋山憧憬,自己都想开一家这样的面店。

一份独特的早餐过后,分道扬镳。

李雅姿开车回上海了。

杨志才等人直接到虞城镇财政所,待会由苏子民的副手,送许山河两人去经贸委洽谈。

只需稍等一会儿,就等着苏子民的服饰座谈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