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游玩 沙家浜(2 / 2)

苏子民开场定调,“这是家宴,不醉不归。”

估计小伙子在中川练就的酒量,在本地可能无敌,希望几兄弟来个“乱拳打死老师傅。”

结果,高估了自己,尽管干杯的频率不快,一个多小时后,三兄弟都渐感不支。

不是杨志才示意放水,估计几个人会在桌下游泳。

而美味佳肴因为有人在旁讲解,还是吃得有味。

过量的苏子民,攀着杨志才的肩膀,“志才,可惜~时节不对,最美的阳澄湖大闸蟹,还没到季节,不然就好了。”

看他实在不行了,就在银座又开了间房,让子民去休息。

原本他们也是住在这里,等把行李箱拿出来,再送走苏父等人,大家这才上楼洗漱。

时间也不早了,已经快晚11点了,早早休息。

蒋小蔓酒喝高兴了,冲凉上床,热情地和杨志才高歌几曲,就不细述了。

一觉睡到7:50,才起床洗漱。

处在市场边缘,主要是迎接各地客商,交通便利而已。

自然没有什么散步之地。

他去敲了苏子民的门,小伙子已经醒来。

看来这几年没少喝,已经能应对自如。

过来一块吃免费早餐时,“志才,我们苏家规矩,接待自家亲朋,只要能喝酒,必须双方有人醉倒,才叫心意。”

苏子民说道。

“这就是我明知不敌,我俩弟弟都一起陪酒的原因。”

“我就说,你小子再厉害,怎么是大妞和小蔓他们的对手,况且还有晨姐两人,纯粹是以卵击石的打法,。”

“我想也不是你的风格呀,原来还有这种风俗。”苏子民无奈点头。

“不过,昨晚,是真的高兴,好久没有这样,开心地喝酒了!”他说道。

拍拍他的肩,明白他的心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最好的注解。

指了指酒店,“这什么情况?”

“这个是我管理的企业,这边和内地不同,政商关系不错,接待客商和朋友,明码标价,5折,他保本就行,所以便宜。”

“我草,这么明目张胆的。”他问。

“不是,根据我和我们政府口的结算额,下年征税会有比例折扣,都是互惠互利的。”苏子民说道。

“这个做法好,值得学习推广。”杨志才说道。

难怪后世苏南企业发展好,原来就是这种透明的关系,相互成就,才能缔造一段段辉煌成绩。

“志才,等一会儿曾朵才会过来,我们吃过饭,直接去招商场感受气氛,如何?”

“可以,不过晨姐和姐夫那边,什么时候安排!”他问。

“简单,到时我亲自去或我的副手去都可以,谈好了,我之前领导在那边负责。”苏子民说道。

“嗯,可以。”

一行人吃完饭,直线距离200多米,就直接步行过去。

先浏览的是紧挨着得牛仔区,那摊位一眼望不到头,可见有多少企业摊位。

接下来是童装、女装等。

但凡大一点的企业代表,看到苏子民,都是热情邀请,参观了解。

听说杨志才等人的目的,拿名片不要钱的给众人塞。

产品说明、价格要求,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也让众人对苏子民的能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言非虚。

又走了有10几分钟,跟随的人太多,杨志才知道是苏子民的问题。

于是在一家店铺坐下休息,看老板娘很精明,才请她带着二姐、蒋蔓、李雅姿等单独考察,各类别大致看下,拿到报价。

相信有苏子民同学的牌面,应该接近真实。

两人一杯茶喝清,已经是1小时后的的事了。

曾朵在酒店那边打电话,说已经过来了。

这才跟小妮子她们说,直接绕出去,算是结束了大致地探查。

在市场汇合时,成果斐然,二姐光是接到的各类名片,都有三百多张,可见有多热情。

李雅姿说,这里的批发价太便宜了,自己都想在家乡搞一个类似的服装卖场。

“算了吧,大妞,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把自己的主业做好即可。”他说道。

曾朵大概与二姐高度相仿,典型的江南女子,形象可人。

怪不得苏子民能再见倾心,确有吸引人的地方。

从她身上,根本看不出,这女孩已经是在商海,闯荡多年的老江湖,非常具有欺骗性。

不过在同学面前,没有伪装,相互介绍时,还大方的承认自己的自卑,感觉拖累了子民。

“英雄不问出处,小曾,大家有缘分能处在一块,都是朋友、兄弟姐妹,不谈其他。”杨志才说道。

曾朵也没扭捏,高兴地答应了。

她也是开的丰田佳美,“家里领导要求不要高调,只能同标准了。”

说完指了指苏子民。

大家说笑着,开车直奔沙家浜。

源于红色样板戏,经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来,因阿庆嫂救援“江抗”伤员,最后成为华东野战军主力的故事,曾经响彻杨志才,他大姐那个年代,为英雄的代名词。

慕名而来的游客不少,现在没有“芦荡烽火”的实景局,大家在横泾老街转了下,租了两艘乌篷船,到芦苇迷宫转了一圈。

现在正是芦苇疯长得季节,别说,在里面转来转去,确实有鬼子和伪军一样的感觉: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没有在“春来茶馆”去听苏州评弹,大家直接穿小路,奔往40多公里外华西村而去。

他也想看看,这个能与天津“大邱庄”齐名的,南方“第一村”,到底有何特点、和过人之处!…